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向珈瑶1,2,彭文甫1,2,陶帅1,2,银盈1,2,刘华山3(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2000年以来四川省植被恢复成效与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周彦宏1,2,张芸2,孔昭宸2,杨振京3,延琪瑶2,4(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哈巴河桦木属湿地3600年以来的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J].生态学报,2023,第3期
  • 陈瑾,赵超超,赵青,徐崇敏,林森,邱荣祖,胡喜生(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MSPA分析的福建省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李加龙1,罗纯良2,吕恒3,许佳峰3,罗潋葱1,潘珉2,何锋2,满小明4,张如枫1,龚发露1,孙婷1,陈岚1,武桂竹1(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2—2018年滇池外海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刘婷1,欧阳帅1,2,勾蒙蒙3,项文化1,2,雷丕锋1,2,李艳兵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株洲云龙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基于MSPA模型的新型城市热景观连通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张莉金1,白羽萍1,胡业翠1,邓祥征2,刘伟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不同SSP-RCP情景下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易浪1,2,孙颖1,尹少华3,魏晓2,欧阳晓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2000—2019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演化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晓峰1,2,马嘉豪3,冯晓明4,贾子续3,张欣蓉3,延雨3,孙泽冲1,周继涛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防风固沙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孙乐1,王毅2,李洋3,孙建1(青藏高原地球系统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群落叶片功能性状对降水的非线性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封志雪1,2,周键1,2,杨飞龄1,2,武瑞东1,2(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保护生物地理学研究组;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规划[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贺帅兵1,牟林云1,甄霖2,徐增让2,李建龙1(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杜昱东1,刘恋1,王佳斌1,白羽萍1,2,回文颉1,李嘉劲1,张帆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北京市社区生态效率评价[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苏嘉亮1,晏晨然1,雷雨1,王芸2,赵鹏祥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北开放大学).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动态监测[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刘辉1,骆慧枫1,张琛1,黄康康1,赖梦霞2,朱瑜2,洪泽州2,杜长霞2,樊怀福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园艺科学学院).甜樱桃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昊煜1,2,高培超1,2,谢一茹1,2,宋长青1,2,王元慧1,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利用优化:NSGA-II和NSGA-III的对比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胡天宇1,2,3,赵旦3,4,曾源3,4,郭庆华5,6,何洪林3,7,8(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面向生态系统评估的多源数据融合体系[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甘小玲,常亚鹏,江原,曹丰丰,赵传燕,李伟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气候变化对祁连山蒙古扁桃潜在适生区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昭懿1,王灵军2,田晓龙1,张乾1,王吉高1,3,帅洪刚1,陈芬4,刘敏4,金宝成1,赵学春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百里杜鹃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科研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铜仁学院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黔西北地区不同杜鹃灌丛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孙龙1,卢涛2,孙涛1,孙然好1,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金沙江下游典型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舶鉴1,2,蔺菲1,房帅1,王宁宁3,胡天宇3,任海保3,米湘成3,林露湘4,5,原作强1,王绪高1,郝占庆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密度对森林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柳利利1,2,3,韩磊1,2,3,高阳1,2,3,彭苓4,王仁5,王娜娜1,2,3,周鹏4,展秀丽1,2,3(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阿旱区特色资源与环境治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宁夏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河东沙区刺槐和丝绵木水分利用策略[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沈钰仟1,2,杜傲1,林子雁1,欧阳志云1,肖燚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赣州市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生态保护效益[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雄1,张翀1,李强2(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水热时空通径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叶頔1,2,蒋婧博1,2,张文进1,2,楚春礼1,2,邵超峰1,2,鞠美庭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区域差异化[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牛忠恩1,2,3,何洪林1,2,4,任小丽1,2,4,张黎1,2,4,秦克玉1,2,4,赵旦5,6,吕妍1,2,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过程模型的2000—2018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其权衡与协同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施亚林1,曹艳萍1,2,苗书玲1(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郭传超1,周伟权1,石荡1,蒋南林1,唐莹莹1,刁永强2,刘立强1(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伊犁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野杏开花物候与花器官对海拔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杨亮1,刘丽男2,孙少波3(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1982—2015年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张署军1,2,尹本丰2,张庆2,陆永兴2,3,臧永新2,沙亚古丽·及格尔1,2,殷进飞2,张元明2,买买提明·苏来曼1(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荒漠藓类植物齿肋赤藓对4年积雪深度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 王参,杨佳,王敏,吴昌昊,刘敬泽,于志军(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河北省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短时间尺度雄安新区旱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