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丽萍,陈成(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甘南地区文献档案的种类及其意义[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新春1,2,袁丽英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普通高校县域办学现状、困境及策略探析 ——以江苏为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狄东睿,陈敏(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子(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大数据环境下西藏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崔荩(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专题资源协同建设与推介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发贤(孔学堂高等研究院).康熙末年治藏政策考察[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九世班禅回藏交涉中的仪仗队护送问题[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许风顺1,黄丛钰2,周圣良3(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准育人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赵竹明1,朱建永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西藏医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流程设计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郭慧芳(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强强,胡美娟(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爱国守边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重要意义[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蔚,余小洪(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中国相互作用圈视野下的西藏新石器文化[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吕岩1,岳燕2,赵海静3(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陕西咸阳).西藏地方甘丹颇章时期新年庆典世俗礼服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袁爱中,后东辉(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代西藏告示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冯雪红1,郑佳琪2(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肖玲聪1,崔海亮2(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宜(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20世纪前半叶国外文献中藏戏研究述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立民(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悲喜剧视域下的藏戏与元杂剧结局模式比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普布次仁(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金融支持西藏边境地区建设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何燕1,赵曦2,龚红梅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藏易地搬迁家庭生计恢复力评估的调查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曹钧,周东滢(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高原运动员上肢损伤心理致因及心理干预思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李强(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回溯与展望:高原低氧环境影响人身心健康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郭彧斌,赵家红(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藏族《尸语故事》英译本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武敏(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自译中的增译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继刚(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西藏的伟大实践[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文物局).西藏阿里地区古代岩画调查[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