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春兰1,陈丹阳2(陈丹阳).景观视野下巴蜀地区典型线性文化遗产体系研究[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陈颖(田凯).传承与交融——四川藏区乡土建筑与营造特征[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于云龙1,2,张晓春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遗产的现代性:黑金城、格兰德酒店与巴西建成遗产概念的生成[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冯棣,乔雨蕾,黄沁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阙然为道以通墓——四川石阙设计规律总结[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夏婷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木作营造视角下的西南风土建筑谱系探讨 ——以西南官话区西蜀片、成渝小片、鄂北小片和鄂中小片为例[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谢祺铮1,诸葛净1,2,任思捷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身体、知觉和场所延续性——活态遗产视角下尼泊尔昌古纳拉扬神庙建筑群崇拜仪式研究[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江攀(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湖广基型 巴蜀衍化 ——移民视角下巴蜀风土宅院类型与特征[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冷婕,谢姝婷,饶敏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平武报恩寺华严藏斗栱营造研究[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孙伊晨,刘云月,盛海涛(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与教育建筑的结合——以巴黎塞纳河谷国立高等建筑学院项目为例[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李辉(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不一样的“密斯柱”[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黄印武1,柯纯建2,3(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的消失 ——榆林窟管理及辅助用房的设计[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何依,孔惟洁,张乐天,张再红,朱亚云,译校.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XV聚落中的空间方言[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王伟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源工作室).时空修补:光和纹理作为新旧建筑的桥梁 ——以西班牙圣老楞佐殉道教堂的扩建项目为例[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
黄斐然,王瑞坤.简讯[J].建筑遗产,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