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保峰1,张晓春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陵新风土十问 ——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展玥,王红军,焦梦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清水江中下游窨子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张彤1,2,徐涵1,3,王川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研究组).干欄木构 ——一种自适应与拓扑再生的建筑遗产[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汤诗旷1,李晓峰1,张点2,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英国邓迪大学邓肯约旦斯通艺术设计学院).从北席南来到干栏木构:张良皋《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及学术笔谈探读[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钱晨1,余梓梁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中银胶囊大厦遗产的存续与活用:一场持续的新陈代谢运动[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薛求理1,顾艳秋1,景祥祜,王玮乐2(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系;香港城市大学城市设计专业;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灯塔记忆:探析香港横澜岛灯塔建筑群[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潘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非遗产的“遗产化” ——再读边园[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蒲仪军1,埃兰·诺依曼·菲仕乐2(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布拉格建筑学院).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闻增鑫,张晓春,段德生,朱亚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XIX在先锋与风土之间:近代上海的市政建筑[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施袁顺1,2,许浩1,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图像史学研究中心).清代扬州贺氏东园研究[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高长军,李翔宁,邱嘉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追问密斯奖中的“再-” ——一种基于奖项案例库视角的研究[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朱镇宇,李海清,余经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效率何为? ——抗战大后方建筑设计化用传统木构之思[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奚凤新1,宗轩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凡是过往,皆是序曲 ——上海市济宁路18 号梅林正广和总部大楼接续性改造设计[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唐艺窈1,2,童乔慧1,尚伟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探析[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
田方方.俯视边园[J].建筑遗产,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