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燕(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历史街区夜间旅游的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赵雅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老舍现实主义的边缘:规劝、讽喻与“为人生”[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辛梓(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文选》赋庙堂文学分类的三重维度[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马雯,彬彬(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论王阳明诗中的悲苦色彩[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李文芬(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范式 ——博格尔新形式主义批评论[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徐浩宇,蒋慧(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平台经营者的“相应责任”探析 ——以《电子商务法》第38条第2款展开[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姚林,康翠萍(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劳动素养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Z校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王嫣,郭书君,张君凯(青岛大学).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配置水平及空间差异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梁文艳,郭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传统礼仪山歌的程式特征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吕婵娟,苏朱睿(湖北大学文学院).词义球结构理论在词汇偏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胡一伟,唐敏(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观众“在场”:戏剧演出文本意义生成的基本要素[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尹鑫,徐洁(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人工智能时代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模式探索[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曹玉,黄群瑛(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积极生命教育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陈利鲜,庞首颜(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盛紫薇,赵树勤(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意的延续与转化 ——论王迎春对《百合花》的连环画改编[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刘青青(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流徙记忆与诗人的复活 ——论冯至对杜甫的接受及其创作转变[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曹青青(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丰子恺散文语音修辞艺术[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李婵妃(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从沉郁悲慨到豪放飘逸——王韬前后期诗风转变及成因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刘芹利(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伦理身份·伦理选择·道德教诲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离骚》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投稿须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梁芳(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传统工艺振兴视域下漆艺文创产品开发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傅蝉妮,马玥,刘心怡,周朋(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李子柒系列短视频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陈娜,代常娇(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谁的教育?何种目的?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再认识[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邬德平1,2,吕凌云1,2(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新词“驴友”的概念化动因及其语用个性[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刘蕙嘉,王红(广西大学文学院).杨映川儿童文学的文学地理学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吴鹏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地域文化表达与生命镜像书写 ——杨仕芳小说叙事研究之一[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蒋璐(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达夫所译短篇集》看郁达夫与德国文学的关系[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苏洪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书法意象画面显现之差异性[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