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吉如(武汉大学文学院).《尚书中候》名义新论[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孙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论陶渊明笔下“柳”意象的内涵与经典化[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周易(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为一种悼亡仪式的《对照记》——张爱玲自传类影像叙事的阐释[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蔡西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essay”译名演变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马泰祥(西南大学文学院).跨语经验与1940年代台湾文坛的中国古典文学“日译潮”[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瞿建慧(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的再思考[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付开平(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神农架松柏话的音系和归属[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马冬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常德方言“NP+一个人+XP+些”极比构式考察[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覃业位(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汉语重动句的生成语法研究[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刘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医患会话研究的动态可视化分析[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张恒君(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说“于是”和“因此”[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李靖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语言科学院).词汇知识对汉语听、读、写技能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王洪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义习得透明度[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程海燕(武汉大学文学院).从土耳其基础教育阶段中文教学现状看国际中文教育在地化发展策略[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徐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身份认同建构——日本民俗学关于非遗保护的探讨[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卢健(南京大学文学院).门槛:穿越美学和政治学的解构策略——论阿甘本美学与政治学的内在逻辑[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董军(武汉大学哲学学汉).走向“新感性”:在马尔库塞与李泽厚之间[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邵杰(郑州大学文学院).《诗经·甘棠》地域及相关史实考辨[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韦秀玉(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艺术自觉与文化自信:王子怡汉绣传承研究[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毕曼(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的文化叙事[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陈逸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理雅各《孟子》译本中的美学思想[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刘淑玲(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寒山诗在美国“垮掉派”文学中的化用与价值延伸[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周葵葵(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元?、正德时期日本汉诗学观念的嬗变——以木下顺庵、新井白石为例[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华中学术》编辑部.《华中学术》来稿注意事项[J].华中学术,2022,第2期
  • 周雯(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情境互动:论观众与电影的关系建构[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 王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泼妇”形象内涵及其艺术构建[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 李金龙(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情理”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命运走向[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 刘晓嘉(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危机之下的上下同谋——晚清地方官书局兴起原因考[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 熊莉(南京大学文学院).扬雄《州牧箴》考论[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 胡婷婷(武汉大学文学院).体物、直感与工笔、写意:唐代人物诗的摹“形”艺术[J].华中学术,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