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学敏1,张彩红2(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视域下“摆烂”话语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汤茜草1,李本乾2(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产业升级、供需偏离与传播学教育的结构重塑[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颜春龙,马奕辰,郝新星(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一场回归“课堂质量”的高校在线教学改革运动——基于重庆高校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周伟业,唐思羽,张梦蝶(江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史典籍传播的创新——以《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楚辞》《史记》《徐霞客游记》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周莹1,蔡敏1,钱圩2(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南大学202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媒介融合视阈下我国社区媒体的困境及发展建议——以重庆市南湖社区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田素美(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家庭传播的独特气质及其时代价值[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陈雪,陈连龙(西安培华学院).BOPPPS模型在“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裴文庆,李宝艳,温福英(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有效传播的实践路径[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刘利刚1,方晓田2(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后喻文化”时代传媒教育伴随式教学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王文锋1,2,曲芮萱1(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韩国湖西大学).结构性非均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双万计划”的比较分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曹书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国融合式课程的创新探索——基于清华大学“中韩对话”课程建设的经验[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王儒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电视文化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现状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喻国明1,2,3,赵文娜1,谢乔杉1(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试析直播场域中认知争夺的策略路线——媒介可供性的分析视角:以“东方甄选”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王巧至1,钟越2(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科德演艺学院).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发展路径探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郑建军(中国教育电视台).融媒体语境下教育电视台主播的新闻语态初探——以《教育新闻直播间》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吴璟薇,阎庆宜,陈漫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多界面媒介生态对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影响[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张莉,李晓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新绩效与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魏琳雯1,杨华2(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对外汉语传播政策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王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指导性传播视域下“国际传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高质量新闻传播教育之着力点[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陆洪磊,杨鹏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报道的“驯化”挑战与国际记者跨文化素养提升[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阮久利1,吴垠1,夏煜峰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办公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国外新闻传播学教育[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4期
-
陈万怀(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中国梦”主旋律电影德育路径的实践与创新[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3期
-
喻国明1,2,李钒1(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ChatGPT浪潮与智能互联时代的全新开启[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3期
-
赵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身齐万物”: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庄子思想[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3期
-
张丹(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华礼乐传播模式再思考[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3期
-
张志君(中国教育电视台).机喻文化:ChatGPT引发的相关思考及对策建议[J].教育传媒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