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栾岚,严莉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群星荟萃 硕果盈枝——上海两部作品获“第十九届群星奖”[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罗怀臻(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俞振飞对昆剧的贡献[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张全跃(上海戏剧学院).在疫情中回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跳出才能感知[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石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心态、形态与生态——从相声剧《依然美丽》的热演谈起[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李涵(原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与儿童戏剧[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袁丽(上海美术馆学术部).时代激荡中的个体探索——程十发20世纪50年代的艺术实践[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吴新雷(南京大学文学院).关于1962年重印《粟庐曲谱》遗存校样的说明[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李亚,袁楚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中俄合作)2019届).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世界音乐季”十年观察[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5期
-
章莉莉,李姣姣(章莉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非遗与老字号跨界创新设计——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苏金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反思[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钟海清(中国国家话剧院).红色戏剧的年轻化[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奚耀艺(上海升麦环艺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浅谈上海地铁空间公共艺术[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范昕(文汇报记者).不断“上新”的云展览、云服务,给博物馆、美术馆带来新的可能[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朱国荣(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海派美术在当代都市的形态呈现[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朱国荣(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横空出世话“海派”——“海派”一个半世纪来的发展与流变研究[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闫莉(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浅析疫情下剧院线上活动及业务拓展的文艺新业态[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洪健(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当代海派中国画中城市建筑主题的进入[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夏萍(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弘扬俞振飞先生的文化精神[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蔡正仁(俞振飞先生弟子.昆剧表演艺术家).传承,是最好的纪念[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赵津羽(上海梦乐昆曲澎派艺术中心主任).忆俞老——纪念俞振飞先生诞辰120周年[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吴筱燕(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会聚新青年,再塑新青年——记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钟海清(中国国家话剧院).构建一个女性的世界——越剧剧种气质系列谈之一[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忻颖(《上海戏剧》).有光有戏——戏曲与电影[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
杜竹敏(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戏剧与“海派”味道——舞台上的城市和城市中的舞台[J].上海艺术评论,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