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万焕(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金融化下美国劳资关系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2期
-
乔惠波(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石镇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宁著作中社会主义相关问题辨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刘月霞,刘曼琪(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王娟,孔维昊(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危机情境下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复杂性与思政教育的引导机制探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刘园园(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挑战和路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罗朝慧(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从黑格尔的自由—权利辩证法到马克思的经济—阶级辩证法[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熊茜,林伯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逻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李云峰(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个体走向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语言哲学的主体逻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艾伦·伍德1,2,张晓萌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韩震1,2,何志攀3(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的思政课建设——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熊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马克思平等概念的双重价值维度[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陈超群(清华大学党办校办).新时代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理论思考[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项元顺,丁俊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的研究及其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王习明(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视域中的思政本科专业发展路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征稿启事[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