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宝英(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谭献文学阐释的学术渊源[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杨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融媒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阐释与公共空间构建[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重构小说的宏大叙事——论范稳的小说[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对话与共存:论范稳的藏地想象[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文—肌理”与“text-texture”之比照[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刘桂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天人”视域中的“文”及其生命意义[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网络空间与文学批评谱系[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张含(山东大学文学院).日常性与非日常性:中西方古典戏剧文化的位势差异[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范稳.范稳手稿[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宋家宏(云南大学文学院).范稳长篇小说结构艺术的流变[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范稳.我的长篇小说观[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吴伏生(美国犹他大学).中英诗歌传统中的诗歌与诗人[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2期
-
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形式与历史:文学批评的双重变奏与融合可能[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邢建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为批评辩护[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张奎志(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基于“境层”概念的意境结构分析——重探宗白华艺术意境论[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周思钊(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昌龄“物境”说的激活及其理论效应——基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视域[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姚晓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院派”文学批评文体的困境及突破路径[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肖进(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作为批评文体的评点及其当代意义——从“茅评本”谈起[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文艺创作和改编中的经典化问题——以《白毛女》为中心[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汤哲声(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贺予飞(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网络文学对古典小说叙事的转化[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张政文1,2,陈龙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当下文艺批评的三重任务[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宗白华意境之“深”与德国美学的关系[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马征(《中国文学批评》编辑部).用批评之眼透视文学风景——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
陈凌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立足中国语境 回应当代问题——2022年文艺美学发展态势评述[J].中国文学批评,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