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天曙,吴倩(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齐白石与吴昌硕:近代书画篆刻“一体化”的升华[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3期
-
麻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师曾进京前后山水画的笔墨传承与创新[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3期
-
包雪蕾(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近代仿宋元山水画思潮刍议[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3期
-
程义(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六鹤皆不同,初生薛公笔[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3期
-
徐志君(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图像与文本之间:透过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的汉代目光[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庞政(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离石石盘汉画像石墓麋鹿图像考[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龙忠,陈丽娟(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山水画的嬗变——以弥勒经变为例[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童兴强1,吕少卿2(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从玉山雅集看元末文人画家的隐逸与交游[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奥日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交融与认同——论清代宗室文人允禧的书画交游与创作[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谢渊(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价值与时代意义探析[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黄晨,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见证与记录——周令钊红色设计之路探源与寻绎[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杨孝鸿(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早期“汉画”学术史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陈凯源(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图像的转变与重构:敦煌“佛陀波利与文殊老人”图像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杨文博(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克孜尔石窟降伏六师外道图探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杨光宇(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及精神根源[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刘瑞鹏(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太和改制”视域下《霍扬碑》书风源流考述[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李慧君(湖南博物院).也谈青州龙兴寺北齐佛像的风格起源——基于法界人中像中持莲菩萨图像的考察[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陈庆(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图像翻译视阈下的另类文化回流——对清代外销扇图像生产的反思[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夏开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逸品画的先锋精神:一个被遮蔽的激进传统[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戴璐(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从“原物”的回归到建构“开放的美术史”——《美术史十议》之摭议[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肖谷(上海油画雕塑院).李铁夫1932年油画肖像的研读与解析[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任薰.任薰作品[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李琼(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汉代轺车使用者的身份及地位初探[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张繁文,宋炜鸿(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法理论及其“史论关系”新探[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赵振宇(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再论北宋山水画之审美转向——以王诜与赵令穰的创作关联为例[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杨建虎(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北齐《娄睿墓志》发覆——以“复古”现象为中心的探讨[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
马子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安大简《诗经》“二南”书迹风格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