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慧姝(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审美的唤醒意义——论玛辛·格琳的解放教育思想[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陈媛媛1,2,王荔3(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媒体时代村民文化幸福感的获得——基于中国村庄当代发展的浙江样本沙滩村的实证研究[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毛时安(上海市艺术创作中心;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作协).“21世纪的艺术”:红色文艺创作谈[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狄霞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东亚汉文小说中的“佳人”旅行[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侯茗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国革命书写——以马尔罗和横光利一为中心[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苏典娜1,姚珊珊2,孙峥2(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异化”现象分析——以徐冰《凤凰》为例[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姜博1,2,刘子潇1(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研究生所).赛博空间经验的影像表达[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王南溟.作为跨学科的艺术社区理论:社区枢纽站对新美术馆学的再建构[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李涛(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他者视野中的上海:从安东尼奥尼、伊文思到牛山纯一[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任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电影中的里弄叙事与上海城市文化嬗变[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邱慧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网络空间的多元身体建构[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刘晓旭(复旦大学档案馆).进向大时代去——《觉悟》与青年陈望道的形象建构[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柳宗悦,张逸雯.朝鲜的美术[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6期
  • 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J].上海文化,2021,第6期
  • 娜塔雅·施坦碧尔(蔡素非译王家新校).曼德尔施塔姆在沃罗涅日①[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5期
  • 魏天无.凝视与凝神中的世界 余笑忠诗论[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5期
  • 刘幸1,陈玥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日本东京大学).超越文化猎奇:杜威的中国之旅[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王樱子.“爱噪之城”:城市声音景观中的噪音研究[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张定浩.《面孔》与他者[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4期
  • 孙云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游牧主体与关系伦理——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主体理论[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徐莉茗(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溯源与展演:晚清政治小说的“西学东渐”——读叶凯蒂《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乐桓宇(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和东亚系).软性电影、多边改写和世界主义——刘呐鸥的上海电影《永远的微笑》[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刘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汲取·映照·问道: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张瑜(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美育与实践、自由关系初探——对当前美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反思[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姬志海(山东科技大学).从“寓言化”“迷宫化”到“故事化”——残雪中短篇小说的三个关键词[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陈昉昊(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地方性、文本现代性与“情”:近五年海外现代中国都市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三个路径[J].上海文化,2021,第4期
  • 许婉霓.另一种香港书写[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4期
  • 王志军.以四首诗为例谈诗歌中的结构[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