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尉光吉.布勒东和超现实主义[J].上海文化,2022,第7期
  • 恩古齐·瓦·提安哥,钱佳楠(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非洲文学的语言[J].上海文化,2022,第7期
  • 韩松刚.我们站在虚空的边缘评郭爽小说集《月球》[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汪静波.与“摩登”对峙读孙甘露《千里江山图》[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张畯.知识主导下的文学牧场霍香结与他的文学版图[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霍香结.叙述者之邀关于阅读史,文学谱系和两个传统[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吴雅凌.赫拉克利特与诗人(上)[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朱鸿召(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延安文艺的人民性审美特征[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张晓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夏衍《上海屋檐下》的经典化历程[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沈嘉熠,张岩(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沉浸中的表演——艺术的介入与文化的转向[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王翰乾.世情与时间读张怡微《四合如意》[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王音洁.萧耳的“恋地情结”[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贾勤.豹变,或霍香结与自我之博弈[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让-尼古拉·伊卢兹,李泽亮.马拉美和惠斯勒:“奥秘之作一如完美闭合于自身”[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易永谊,罗甜甜.生存还是毁灭电影《盲井》中的辩证法与文化反思[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李宜萱.命运,作为梦想的导语评叶芝诗剧《伊美尔唯一的嫉妒》[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付甜甜(山东工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延安文艺路线的审美理论话语[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韩博韬(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新时期社会文化史上的德云社相声[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李海英.野有蔓草:余秀华诗歌的爱欲生态与身体法则[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王海泉(河北大学文学院).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学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泓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讲话》与一场深刻的文学革命的发生[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陈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明视野、文学关怀与历史意识[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艾云利(华中科技大学).倦怠诗学:韩炳哲美学的一种解读[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张雪妞(上海大学中文系).侦探小说的类型改写实验——以程小青的创作转型为中心[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李亚娟1,张永广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江南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表达[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刘梦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都市演艺新生态的形成与现状思考——以“演艺新空间”亚洲大厦为例[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邱华栋.路标与分岔从霍香结的异质性写作说开去[J].上海文化(新批评),2022,第6期
  • 方云(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当代上海江南雅集的文化内涵与认同培育[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 李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计算机艺术中的观看、时空与跨文化——以上海艺术家杨泳梁的《夜游记Ⅱ》为例[J].上海文化,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