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以真1,李凌1,赵园红1,2,陈优帆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应用大气化学模型解析华北地区大气氮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恒德1,李洪勇2,吴迪1,尹祥坤1,朱玉姣2,薛丽坤2(山东省泰山气象站;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泰山酸雨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唐钰婧1,2,3,贾小红1,2,3,黄承鹏4,王甫4,任燕4,顾文君1,2,3,李锐1,2,3,张国华1,2,3,唐明金1,2,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市龙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典型含铁矿物的溶解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智艺1,王新锋1,李敏1,侯可勇1,王一峰2(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HILIC/LC-MS 直接分离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15 种有机胺[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王佳,张六一,王春博,夏利林,黄承桃,李廷真(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酸沉降对缙云山湖水化学的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潘月鹏,唐明金,龚平,常鸣(《地球环境学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暨南大学).社 论[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进1,2,3,潘月鹏1,2,张孟燊1,2,吕艺玄1,2,孙倩1,2,张兰4,李兴宇5,贾世国6,熊秋林7,师华定8(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衡山冻雨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彭宵璁1,2,郭子雍1,2,阳宇翔1,2,傅玉珍1,2,孙伟1,2,胡晓东1,2,张国华1,3,毕新慧1,3,王新明1,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华南地区大气传输过程中黑碳的湿清除比例及其来源的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陆晨遨1,2,曹郁1,2,夏宇欣1,顾沁然1,3,4,易文文1,张以恒1,华政1,赵文伟1(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呼伦贝尔市城郊河岸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张婧雯1,2,刘海娇2,3,李杨子2,4,贺茂勇2,5,杨凯源1,2,6,程原原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察院).煤炭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李舒惠1,曹闪闪1,杨依1,程丹阳1,樊林平1,刘敏1,2(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长三角地区2000 — 2019年黑碳排放核算及其不确定性[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肖良1,2,3,王宏宇1,2,3,国丽妍1,李相传1,孙楠1,夏孝远1,王佳楠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铁杉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 ——基于化石证据【封面文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章典1,王蕾彬1,程海2,张海伟2,张盛达1,李腾1,张悦1,苏佳佳1,陈诗敏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的年代测定及其岩面艺术价值[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刘方圆1,2,石正国1,3,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及天山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易文利1,2,田苗1,郑浩浩1,冯诗格1(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省PM2.5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谢梅1,2,蔡秋芳1,3,4,5,刘禹1,3,4,5,张涵玉1,2,李腾1,2,叶远达1,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崂山实验室;陕西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过去百年吕梁山南端油松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高琴1,姜柳1,2,王震宇1,赵宇蕾1,2,张超锋1,黄宇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二维钼基纳米抗菌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抗菌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
张瑞华1,金钊1,2,3,杨思齐2,4,彭建兵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1985 — 2015年洛川塬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