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慧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引导机制探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赵春丽(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及其风险化解[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卢岚,李豪男(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共识机制探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梁祯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创新机制探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王雪超(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进路[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高继文(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论述[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刘吕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力提升路径选择:基于学生实际问题研究[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2期
  • 王刚(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的演进、意义和要求[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李永进(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查广云(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张立梅1,2,李厚燃1(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1938—1945)[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穆阿妮(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开展“双主体”研究型教学的三重逻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左伟尘(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纲要”课教学的故事叙事与理论叙事的辩证逻辑[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简臻锐(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基于对传统乡规民约的分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林光彬(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新发展格局解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高宁,张雅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实现从“例证教学”向“案例教学”的转化[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白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抗疫斗争融入命运共同体专题教学的三个维度[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赵长禄(北京理工大学党委).高校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姜沛民(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一流大学[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王嘉毅(中共甘肃省委).铸国之重器 育时代新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纵深发展[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大国成为强国的根本之道:全面准确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兼论“好不好”与“强不强”的关系[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本刊记者.为培养一批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努力——访朱新均同志[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