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基花,张剑锋(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潜在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周伟1,2,邓银银1,田翠翠1,陆勤勤1,胡传明1(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大型绿藻浒苔的产业化开发应用[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黄晓煦1,徐轶肖2,张腾2,雷富1,梁千千1,陈丽雯1,戴圣生3(广西科学院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涠洲岛海域营养盐变化特征与评价[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韦耀妮1,杨振德1,2,文黎1,席英卓1,覃桂丽1,玉舒中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两种生长基质下降香黄檀叶片形态解剖表型可塑性比较[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李智航,孙璐,陈洁(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靖海湾春季实测潮流与温盐特征分析[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陈晶1,王中兴2,姚陈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于方差最小化的直觉模糊语言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梁千千1,刘熊2,徐轶肖3,张腾3,雷富1,陈丽雯1,黄晓煦1,戴圣生4(广西科学院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防城港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科学院).涠洲岛海域重金属质量状况及评价[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牙莉荀,黄宝丹,劳妃玲,许钟华,房慧,陈春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氧化锌原胞的晶格优化方法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王忠全,程玲,孙春晓,乔洪金,李斌(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广利港夏季硅藻多样性指数与氮、磷营养盐组成的关系[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王焕卿1,2,冯巍巍1,2,3,蔡宗岐1,2,侯耀斌1,2,3,刘增东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近海海水COD与BOD相关性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谷睿1,2,唐健民1,韦霄1,2,邹蓉1,朱成豪1,熊忠臣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植物与生态工程学院).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李丹丹1,王松华2(广州华商学院应用数学系;百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基于凸组合技术的加速FR型共轭梯度算法[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裴木凤1,2,高劲松2(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钦州湾三墩作业区排污阈值的数值模拟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柴俊(北京盛初集团总经理).解析酒业结构性繁荣,看米香型白酒等小酒种品类如何升级[J].广西科学,2021,第2期
-
张灿影1,孙景春1,鲁景亮2,冯志纲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国际人工鱼礁研究现状与态势分析[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张灿影,王琳,於维樱,冯志纲(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俯冲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付洁,韦江慧,何东明,和凌红,蒋建宏(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15-2019年广西近地面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分析[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杨齐,黄斌良,吴华德,江朝明(广西多得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右旋糖酐酶生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李朗1,2,赖俊翔1,孙琳3,梁君荣2,4,陈长平2,4,高亚辉2,3,4(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动表生硅藻的中国新记录种 ——弱小楔菱藻[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李杰1,陆家昌1,蓝彩碧1,赖俊翔1,王佳乐2,韦福佳2(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近海海洋环境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球形棕囊藻增加水体黏度对柱形宽水蚤的摄食抑制[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刘思远1,王巧贞2,吴鸿仙1,黄庶识2,冯洁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广西科学院广西生物物理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普通培养基与优化培养基对防城港海域真菌分离效果的影响[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黄子眉1,2,李小维1,2,姜绍材1,2,陈剑锋1,2(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1621号超强台风“莎莉嘉”风暴潮特征分析[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谭伟福1,刘建2,覃婷3,覃永华3,罗成3,陆施毅1,麻小梅3,张丽娜1(广西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国家公园建设布局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侯堋1,2,王其松1,2,彭石3(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南沙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风暴潮漫堤风险分析 ——以茅洲河为例[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李斌1,刘保良1,陈旭阳2,凌琳1,高劲松3(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的钦州湾藻华过程研究[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广西科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