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凝曦1,2,李霞1,2,3,王净1,2,吴博晗1,4,曹悦1,5,杨杰1,3,谢寅峰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环内酯类和高表达玉米C4-PEPC基因对水稻耐旱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田彪,丁仕林,刘朝雷,阮班普,姜洪真,郭锐,董国军,胡光莲,郭龙彪,钱前,高振宇(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苗期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最长根长QTLqLRL4的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钟晓媛1,邓飞1,陈多1,田青兰1,2,赵敏1,3,王丽1,陶有凤1,任万军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广安市农业局).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任媛媛1,张莉2,郁耀闯1,张彦军1,张岁岐3(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潍坊医学院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豆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形成的竞争效应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王建国1,2,3,张佳蕾1,2,郭峰1,2,唐朝辉1,2,杨莎1,2,彭振英1,2,孟静静1,2,崔利4,李新国1,2,3,万书波1,2,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钙与氮肥互作对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张明聪1,何松榆1,秦彬1,王孟雪1,金喜军1,任春元1,吴耀坤2,张玉先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品种绥农26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张鹤1,蒋春姬1,殷冬梅2,董佳乐1,任婧瑶1,赵新华1,钟超1,王晓光1,于海秋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耐冷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耐冷种质筛选[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郝西,崔亚男,张俊,刘娟,臧秀旺,高伟,刘兵,董文召,汤丰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过氧化氢浸种对花生种子发芽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宋丽君1,聂晓玉1,何磊磊1,蒯婕1,杨华2,郭安国3,黄俊生4,傅廷栋1,汪波1,周广生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湖;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建始县畜牧技术推广站).饲用大豆品种耐荫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汪颖,高芳,刘兆新,赵继浩,赖华江,潘小怡,毕晨,李向东,杨东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WGCNA鉴定花生主茎生长基因共表达模块[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禹桃兵,石琪晗,年海,连腾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涝害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高芳,刘兆新,赵继浩,汪颖,潘小怡,赖华江,李向东,杨东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主栽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其分类[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娄洪祥1,姬建利1,蒯婕1,汪波1,徐亮2,李真1,刘芳3,黄威4,刘暑艳5,尹羽丰6,王晶1,周广生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油料处;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荆州农业科学院;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种植密度对油菜正反交组合产量与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岳丹丹,韩贝,Abid Ullah,张献龙,杨细燕(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条件下棉花根际真菌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颜为1,李芳军1,徐东永2,杜明伟1,田晓莉1,李召虎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化控研究中心/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棉花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距与氮肥或甲哌鎓化控对棉花冠层结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薛晓梦1,吴洁1,王欣1,白冬梅2,胡美玲1,晏立英1,陈玉宁1,康彦平1,王志慧1,淮东欣1,雷永1,廖伯寿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低温胁迫对普通和高油酸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赵文青1,徐文正1,2,杨锍琰1,刘玉1,周治国1,王友华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JCIC-MCP;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棉花叶片响应高温的差异与夜间淀粉降解密切相关[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曹亮,杜昕,于高波,金喜军,张明聪,任春元,王孟雪,张玉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绥农26大豆鼓粒期叶片碳氮代谢调控的途径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石磊1,2,苗利娟1,2,黄冰艳1,2,高伟3,张忠信1,2,齐飞艳1,2,刘娟3,董文召1,2,张新友1,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AhFAD2-1基因启动子及5''-UTR内含子功能验证及其低温胁迫应答[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周广生,王晶,蒯婕,汪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专辑导读: 加强大田经济作物栽培措施与环境/资源配置的互作研究、推动产业高效优质发展[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赵婧,孟凡钢,于德彬,邱强,张鸣浩,饶德民,丛博韬,张伟,闫晓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不同磷效率大豆农艺性状与磷/铁利用率对磷素的响应[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 张建1,谢田晋1,尉晓楠1,王宗铠2,刘崇涛2,周广生2,汪波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宏观农业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无人机多角度成像方式的饲料油菜生物量估算研究[J].作物学报,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