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小霞1,2,齐恩芳1,2,马胜1,2,黄伟1,2,郑永伟1,2,白永杰1,2,文国宏1,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甘肃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工程实验室;国家种质资源渭源观测实验站).马铃薯PY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孙棋棋,郑永美,于天一,吴月,杨吉顺,吴正锋,吴菊香,李尚霞(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施氮对不同结瘤特性花生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李英浩,王琦,赵宝平,柳妍娣,米俊珍,武俊英,刘景辉(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分和腐植酸对燕麦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协同提升效应[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余鑫莲,李新,姚晓华,姚有华,白羿雄,安立昆,吴昆仑(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青稞早抽穗主效QTLcqHD2H-2的遗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李红燕1,周林立2,高尚1,薛军1,明博1,赵如浪3,王克如1,谢瑞芝1,侯鹏1,王永宏3,李少昆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玉米籽粒乳线比例变化与灌浆和干燥过程的关系[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李涵佳,李远,刘震宇,张晨霞,徐泽,吴天凡,陈媛,张祥,陈源,陈德华(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土壤增施氮肥对棉蕾Bt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及氮代谢机制[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张潇文1,李世姣1,张晓军2,李欣2,杨足君3,张树伟2,陈芳2,常利芳2,郭慧娟2,畅志坚2,乔麟轶2(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小麦品系CH7034中耐盐QTL定位[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孙炳蕊,潘大建,李晨,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陈文丰,范芝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基于SLAF标签测序分析广东省栽培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演化关系[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王倩1,2,刘少雄1,柴晓娇3,李海4,张芬1,陆平1,王瑞云2,刘敏轩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赤峰农牧科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糯高粱籽粒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郭宝健1,2,王爽1,2,吕超1,2,王菲菲1,2,许如根1,2(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HvLBD19基因对大麦不定根发育的调控[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马鑫磊1,2,许瑞琪2,索晓曼2,李婧实1,2,顾鹏鹏1,2,姚锐1,2,林小虎1,2,高慧1,2(河北省作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谷子III型PR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练云,魏荷,王金社,张辉,雷晨芳,李金英,卢为国(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利用中国抗源区分强致病力大豆胞囊线虫群体的探讨[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唐映红1,2,3,刘芳4,陈建荣4,毛凯权4,李辉1,2,万海清1(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常德市农业生物大分子研究中心;常德市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苎麻CCRs基因家族3类成员的生化特性与表达差异[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徐华祥,鲁庚,郭曦,李圆圆,张涛(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紫苏溶血磷脂酰转移酶基因PfLPAAT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李伟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玉/豆间作产量优势中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的角色[J].作物学报,2022,第10期
-
张振博1,屈馨月1,于宁宁1,任佰朝1,2,刘鹏1,2,赵斌1,2,张吉旺1,2(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玉米技术创新中心).施氮量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内源激素作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桑国庆1,2,唐志光1,2,毛克彪3,邓刚1,2,王靖文1,2,李佳1,2(湖南科技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基于GEE云平台与Sentinel数据的高分辨率水稻种植范围提取——以湖南省为例[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姚祝芳,张雄坚,杨义伶,黄立飞,陈新亮,姚肖健,罗忠霞,陈景益,王章英,房伯平(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77份甘薯地方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冯子恒1,2,李晓3,段剑钊2,高飞4,贺利2,杨天聪2,戎亚思2,宋莉2,尹飞1,冯伟2(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基于特征波段选择和机器学习的小麦白粉病高光谱遥感监测[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段灿星1,崔丽娜2,夏玉生1,董怀玉3,杨知还1,胡清玉1,孙素丽1,李晓2,朱振东1,王晓鸣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玉米种质资源对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的抗性精准鉴定与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张一铎1,李国强1,孔忠新1,王玉泉2,李小利2,茹振钢2,贾海燕1,马正强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基因聚合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百农4299[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丁浦洋1,周界光1,赵聪豪1,唐华苹1,牟杨1,唐力为2,邓梅1,魏育明1,兰秀锦1,马建1(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小麦小穗数调控基因WAPO1的单倍型、遗传效应、地理分布及育种利用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严威凯(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渥太华研发中心).品种选育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评述[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陈志青,冯源,王锐,崔培媛,卢豪,魏海燕,张海鹏,张洪程(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外源钼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曹际玲1,曾青2,朱建国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
林志敏1,秦贤金2,吴红淼1,庞孜钦2,林文雄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不同太子参品种对连作胁迫差异响应及种内间作效应分析[J].作物学报,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