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海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管理学院).中国文化语境下旅游审美之“物”及其意义生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黄胜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明清皖人曲家剧作稽考四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蔡丽丽(武昌理工学院通识素质教育学院).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重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梁娜娜(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平台经济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保障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王世忠,王明露(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三重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罗重谱(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重庆400020)(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建设的构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韦光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敏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胡鸿保,林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家的初心与使命 ——读《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访谈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田筱源(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天堑变通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金宁,仝泽宇(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中国”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发展 ——以武陵山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崔榕,赵智娜(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与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叶绪民(中南民族大学).叶绪民书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徐黎丽,杨秦文(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文化润疆必须把握四个着眼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0期
-
席军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志愿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与治理 ——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抓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陈云,朱莹莹(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多重资本运作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以宣恩伍家台村茶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金刚(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于焕发儒家文化生命力的分析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苏日娜,李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多民族服饰融合与中华文化认同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心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郭景福,蓝广荣(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机制创新及特色产业富民路径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张宇(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自动驾驶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及其责任分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孙贵龙1,胡媚2(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困境、整合机制及创新模式 ——以“肉连响”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陈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人民主体性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唐美云(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中的“讲理”与“共情”[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张祝平(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中民间信仰的治理方式 ——一个传统村落片区的历史变迁、振兴实践与文化反思[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朱健源,李永胜(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应坚持的四种思维方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荆世群,王文兵(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吕怡维(南开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先秦时期“以民为本”思想的源起和嬗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周守军(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的“中国方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彭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碰撞、交融与认同:北魏六镇社会与六镇起义的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
王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晚清“城市”小说的民族国家话语叙事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