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丛平1,2,闫建平1,2,3,井翠4,张家浩4,唐洪明1,2,王军5,耿斌5,王敏5,晁静5(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级别测井评价及展布特征 ——以川南X 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郭永伟1,2,闫方平1,王晶1,褚会丽1,杨建雷1,陈颖超1,张笑洋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承德市油气田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密砂岩油藏CO2 驱固相沉积规律及其储层伤害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张汶,吕世聪,赵大林,贾海松,蔡越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渤海湾盆地西南部古近系滩坝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杨丽莎1,2,陈彬滔1,马轮1,史忠生1,薛罗1,王磊1,史江龙1,赵艳军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油国际尼罗河公司).陆相湖盆坳陷期源—汇系统的要素特征及耦合关系 ——以南苏丹Melut 盆地北部坳陷新近系Jimidi 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刘桓,苏勤,曾华会,孟会杰,张小美,雍运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近地表Q 补偿技术在川中地区致密气勘探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李翔1,2,王建功1,2,李飞3,王玉林1,伍坤宇3,4,李亚锋4,李显明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集团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西部始新统湖相微生物岩沉积特征 ——以西岔沟和梁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叶涛,王清斌,代黎明,陈容涛,崔普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台地相碳酸盐岩层序划分新方法 ——以渤中凹陷奥陶系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苏敏1,2,吴康军1,2,李志军1,2,曾东方3,陈颖1,2,卢科良1,2,朱敏1,2,龚燕秀4(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研究所).川中北部磨溪—高石梯地区地层水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郑荣臣1,2,李宏涛1,2,史云清1,2,肖开华1,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川东北元坝地区三叠系须三段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王昌进,张赛,徐静磊(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渗透率修正因子的气体有效扩散系数分形模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李南星1,2,张鹏1,3,郑锐2,马龙1,2,杨成亮1,2(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气举技术中心;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气液两相嘴流新模型及应用[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贺东阳,李海山,何润,王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基于混合高斯先验分布的地质统计学反演[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孙亮1,李保柱1,刘凡2,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Pollock 流线追踪的油藏高效水驱管理方法[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冯德浩1,2,刘成林1,2,田继先3,太万雪1,2,李培1,2,曾旭3,卢振东1,2,郭轩豪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盆地模拟及有利区预测[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王欢1,2,刘波3,石开波3,刘航宇3,韩波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波鸿鲁尔大学地质学矿物学地球物理学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伊拉克-伊朗地区侏罗纪—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1,第3期
  • 张治恒1,田继军1,韩长城1,张文文1,邓守伟2,孙国祥2(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魏钦廉1,2,崔改霞1,2,刘美荣3,吕玉娟3,郭文杰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二叠系盒8 下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王付勇1,杨坤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临汾煤层气分公司).致密油藏孔喉分布特征对渗吸驱油规律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张晓辉1,2,张娟3,4,袁京素5,崔小丽1,2,毛振华1,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华池地区长81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对渗流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龙盛芳,王玉善,李国良,段传丽,邵映明,何咏梅,陈凌云,焦煦(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合作开发分公司).苏里格气田苏49 区块盒8 下亚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王立辉1,夏惠芬1,韩培慧2,曹瑞波2,孙先达1,张思琪1(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剩余油分布的微观特征及其可动用程度的定量表征[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黄芸1,杨德相1,李玉帮1,胡明毅2,季汉成3,樊杰1,张晓芳1,王元杰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冀中坳陷杨税务奥陶系深潜山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杜金玲1,林鹤1,纪拥军2,江洪2,许文莉1,伍顺伟3(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新兴物探开发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震与微地震融合技术在页岩油压后评估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杨洋1,石万忠1,2,张晓明1,王任1,2,徐笑丰1,刘俞佐1,白卢恒1,曹沈厅1,冯芊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构造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页岩岩相的测井曲线识别方法 ——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黄华1,袁娟梅2,彭伟2,张亮2,文辉2(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盆地古近系潜江组盐湖沉积特征与成藏模式[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严敏1,2,赵靖舟1,2,曹青1,2,吴和源1,2,黄延昭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杨美华,钟海全,李颖川(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新型油藏生产指示曲线[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覃阳亮1,2,何幼斌1,2,蔡俊1,2,李华1,2,张灿3,刘建宁1,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枣强中学).东非海岸Davie 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李祖兵1,崔俊峰2,宋舜尧3,成亚斌3,卢异3,陈岑1(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 朱苏阳1,李冬梅2,李传亮1,李会会2,刘雄志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再谈岩石本体变形的孔隙度不变原则[J].岩性油气藏,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