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彭军1,2,夏梦1,曹飞3,夏金刚1,李峰3(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顺北一区奥陶系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肖威1,张兵1,姚永君2,王艳1,杨洪宇1,杨凯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川东二叠系龙潭组页岩岩相特征与沉积环境[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张梦琳1,李郭琴1,何嘉1,衡德2(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川西南缘天宫堂构造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马正武,官大勇,王启明,刘尧均,李晓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三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崔俊,毛建英,陈登钱,施奇,李雅楠,夏晓敏(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文华国1,2,梁金同1,2,周刚3,邱玉超3,刘四兵1,4,李堃宇3,和源3,陈浩如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洗象池组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与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缪欢1,王延斌1,何川2,李建红1,张伟2,张雨建1,龚训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埕北断阶带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魏钦廉1,2,王翀峘1,2,刘军峰3,胡榕1,2,刘美荣3,吕玉娟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鄂尔多斯盆地樊家川地区三叠系长63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罗振锋1,苏中堂1,2,廖慧鸿1,黄文明3,马慧1,佘伟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苏里格项目经理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5亚段叠层石白云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张晓钊1,吴静1,彭光荣1,许新明1,郑小波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恩平凹陷南带中新统河流-波浪联控沉积体系及其意义[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赵思思1,李建明1,2,柳金城3,李积永3,崔俊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TSR与储层改造[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李甜1,代宗仰1,李阳1,黄蕾2,宫振超3,赵晓阳1,周晓龙3,黄澜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成因[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田建锋1,2,高永利3,张蓬勃1,2,喻建4,张志国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伊利石包膜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李阳1,2,王兴志1,2,蒲柏宇3,徐昌海3,杨西燕1,2,朱逸青4,黄梓桑1,2,康家豪1,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2,第2期
  • 董敏1,2,3,郭伟4,张林炎1,2,3,吴中海1,2,3,马立成1,2,3,董会5,冯兴强1,2,3,杨跃辉1,2,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川南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古构造应力场及裂缝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杨占伟,姜振学,梁志凯,吴伟,王军霞,宫厚健,李维邦,苏展飞,郝绵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基于2 种机器学习方法的页岩TOC 含量评价 ——以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何贤1,2,闫建平1,2,3,王敏4,王军4,耿斌4,李志鹏4,钟光海5,张瑞湘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与采油产能关系 ——以东营凹陷南坡F154 区块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刘宗堡1,李雪1,郑荣华2,刘化清3,杨占龙3,曹松4(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以大庆长垣萨北油田北二区萨葡高油层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赵笑笑1,2,闫建平1,2,3,王敏4,何贤2,钟光海5,王军4,耿斌4,胡钦红6,李志鹏4(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沾化凹陷沙河街组湖相泥页岩夹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温康1,2,闫建平1,2,3,钟光海4,井翠5,唐洪明2,王敏6,王军6,胡钦红7,李志鹏6(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评价新方法[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朱志良,高小明(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陇东煤田侏罗系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模式[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熊加贝1,2,何登发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球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王涛1,2,张生银1,魏璞3,李俊飞3,郭晖1,张顺存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沸石类矿物成因及其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常少英1,2,刘玲利1,崔钰瑶2,王锋3,宋明星3,穆晓亮2(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 ——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王登1,2,周豹1,2,冷双梁1,2,温雅茹1,刘海3,张小波1,余江浩1,陈威1(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苏里格气田分公司).鄂西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 黄雅睿1,杨剑萍2,卢惠东3,李宇志3,黄志佳4,党鹏生4,房萍4,牟瑛顺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东辛采油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东营凹陷营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沉积特征[J].岩性油气藏,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