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东勃,梁思思(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质均衡:后脱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之道[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吕方(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新下乡时代”的来临 ——理解脱贫攻坚的知识贡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芦恒,苏博(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工作与“地域抗逆力”培育 ——以日本过疏化对策下社会工作实践为中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熊琳1,蒋帆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社区协作治理的行动情境与互动机制 ——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方倩,李秉勤(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扶贫进程中的社会政策变迁和政策学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蔡屹1,卜佳青2,宁镇3,邱晓婷4,徐荣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社工部).艾滋病确证、选择性公开与人生轨迹的影响 ——基于上海市的一项质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马流辉(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减贫经验及“后脱贫时代”的发展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马流辉(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专题主持人语[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本刊启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侯玲玲1,王超2(深圳大学法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人工智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新挑战及其应对[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杜亚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与公众环境质量感知:认知能力与互联网使用的调节效应[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王进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介入环境问题:议题生成、实践逻辑与路径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曹咏萍1,黄婧玮2,孙中伟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产业转移还是产业转型? ——以“机器红利”重塑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朱彬钰1,吴世友2,陈伟涛3,陈韵4,张霖5,祝玉红6(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青少年毒品使用研究现状分析 ——基于1996—2020 年中文文献的系统综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小瑛1,2,吴鑫杰2(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劳动成本上升如何影响企业机器换人投入? ——来自广东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唐晓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他者的欢腾与集体无意识:工人对“机器换人”缘何反应如此冷淡 ——基于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蕾1,杜欣2(成都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文化能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危机应对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吴限红1,高鉴国2(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基督教与西方社会服务的契合、冲突与重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唐兴霖1,杜荷花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