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闾星1,窦桂铭1,汪慧华2,李如华1,江泽平1,李志朋3,严东辉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北京市怀柔区园林绿化局).板栗果实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分化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松年1,王云琦1,2,王凯1,冯印成1,王杰帅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林业站).缙云山针阔叶混交林涡相关适用性及碳通量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孙安然1,张明2,庞忠义3,于海洋4,于海洋1,谢影1,张世凯1,赵曦阳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四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吉林省红石林业局).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变异及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姜丽,张雄清,段爱国,张建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不同林分密度指标在杉木单木直径年生长模型的应用[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胡景涛,李彦杰,段艳艳,阮宇,顾欣,肖国生(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桑树HD-Zip I亚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邓佳楠1,2,刘帆1,刘泽彬2,郭建斌1,王彦辉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坡面土壤密度空间变异与合理取样数[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刘宇1,2,郑勇奇1,李长红1,林富荣1,黄平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温州市资源植物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刀状黑黄檀基因组特征与种群遗传变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杨美英1,2,李建宾1,张莹2,李辛雷2,刘信凯3,钟乃盛3,黎艳玲3(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棕科园艺开发有限公司).杜鹃红山茶与山茶‘媚丽’杂交后代花青苷变异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4期
-
向钦1,2,郭秋菊1,2,艾训儒2,姚兰2,朱江1,2,薛卫星2,周云2,赵奂敦2,吴举扬2(湖北民族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随空间尺度变化的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袁星明1,2,朱宁华1,郭耆3,周光益2,蒙敏燕3,吴尚勇3,杨乐苏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广西生态职院教学实验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亚热带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土壤质量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董茜1,2,王根柱1,2,庞丹波3,4,董亮1,2,张梅5,刘玉国6,万龙1,2,周金星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建水县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喀斯特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鹏,薛世玉,李小飞,徐大平,崔之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白木香响应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机制[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邓承佳,袁访,卜通达,梁红,宋理洪(贵州大学农学院).土壤动物对黔中地区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徐冰石1,2,陈伏生1,2,张林平1,2,杨豆1,刘仁1,张扬1(江西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土壤产气肠杆菌的解磷特性及其对毛竹苗的促生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刘江伟1,2,徐海东1,林同岳3,曹国华3,成向荣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江苏省东台市林场).海涂围垦区不同林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垂直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牛进松1,2,3,刘小粉1,SeMyung Kwon4,潘磊磊4,时忠杰2,3,杨晓晖2,3,张晓2,3,张日升5(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韩国公州国立大学生态修复学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生产力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程冀文1,王树森1,罗于洋1,张岑1,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人民政府).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沙柳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潘磊,王轶夫,孙钊,乔晶晶,邱思玉,孙玉军(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长白落叶松树冠半径分布特征及其对竞争的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胡珊1,2,杨春霞1,谷振军1,杜强1,肖平江3,李火根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安福县武功山林场).火炬松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杨洪炳1,2,肖以华1,许涵1,黄子峻1,3,李明1,郭晓敏2,游慧敏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城乡梯度下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侯晓萌1,孔涛1,霍宏亮2,狄军贞3,冯奥哲1,程昊天1,黄丽华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微生物菌剂对小叶杨复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陈超,熊忠平,徐正会,刘霞,钱昱含,祁彪,钱怡顺,郭宁妍(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北坡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郎漫1,2,吴昌福2,苏孝纯2,李平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黄金金1,2,刘晓彤1,2,张逸如1,2,李海奎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针叶树种蓄积量和生物量生长模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岗岗1,2,3,刘伟霞1,王洋1,范定臣4,3,王晶4,3,刘艳萍4,3(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原阳黄河故道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于德江1,郑依国1,孙晨辉2,赵琛2,靳英华2,张立军1,李金功1,刘丽杰3(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致灾状况调查与致灾因子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郭红艳1,2,谭新建1,田丰1,钟秋平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
邓方立1,2,许涵1,陈洁1,林明献3,李意德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豆科树木对邻体树种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