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新华,赵祖远,王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服务型集体经济的内涵与组织基础[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周娟(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村社集体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资源动员与“关系治理” ——以农业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高鸣1,魏佳朔2(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后小康时代保障粮食安全的形势任务、战略选择及2035年远景谋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何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资本下乡与经营“脱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邱丽(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从“祖业观”到“集体观”: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地权观念演变 ——基于江西余江的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陈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解析集体:制度通道与治理实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谢小芹(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调适型政策试点:基于“行政控制-社会动员”视角下的试点分析 ——对四川省战旗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石伟,董国礼(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地方政府土地开发与社区治理机制建构 ——基于苏南Y安置社区的田野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曾凡木,蒋晓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集体经济管理的规范化与乡村关系变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高鸣.主持人语[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耿松涛1,2,张伸阳1(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朱火云1,丁煜2(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农村互助养老的合作生产困境与路径优化 ——以X市幸福院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钟丽娜1,吴惠芳1,梁栋2(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集体统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化路径 ——黑龙江省K村村集体土地规模经营实践的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林星1,吴春梅2,黄祖辉3(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原则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夏柱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基平,沈扬扬(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从关注生存需求到关注平衡发展 ——后2020我国农村向相对贫困标准转变的政策与现实意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廖小静1,邓衡山2,沈贵银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伽红凯,卢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与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田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嵌入式治理视角下“村转居”的行动逻辑及反思 ——基于苏北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高万芹(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村社组织再造及其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基于广东Y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钱龙1,冯永辉2,卢华3(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校团委;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 ——基于新一轮确权颁证调节效应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周小平1,冯宇晴1,余述琼2(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广州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优化研究 ——以广西北流市的改革试点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顾天竹1,纪月清2,钟甫宁2(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镇化、生活服务外包与低技能服务业扩张 ——基于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的讨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方超(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义务教育改革、教育收益率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差异 ——基于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政策效果评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冯川(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非农就业模式与中国农村社会交往“负担”的区域差异 ——基于湖南省常德市G村与T村的比较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成龙1,张倩2,周宏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社会规范、经济激励与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闫迪,郑少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吗? ——以陕冀鲁三省蔬菜种植户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明皓1,豆书龙2(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内在张力与优化向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