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晓宇(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双碳背景下交互式体验在展陈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黄宇(湖北省博物馆).展览的力量——解读曾侯乙编钟陈列密码[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范犁(成都博物馆).天光云影——浅谈成都博物馆东西方绘画艺术展的空间呈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陈端(苏州戏曲博物馆).探讨策展实践中的前置性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康慧丽(天津博物馆).创新展陈方式解读庞贝古城记忆——以“庞贝:瞬间与永恒”展览设计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田?(南京博物院).忆“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览的形式设计[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赵菁(南京博物院).“织于至善——罗关根缂丝捐赠展”展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王勇军(山东博物馆).从释读到阐释:古代服饰当代价值的视觉转化[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朱文晶(浙江省博物馆).“浙里不止小康——八个窗口看浙江”形式设计小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王静(海南省博物馆).“江山有待——海南‘非遗四个一’陈列”策展感怀与解读[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梁文杰(常州博物馆).瓷器专题展的策展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博物馆“春花烂漫”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程旭1,俞文峰2,陈进茹3,王建平4(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党史馆;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博物馆;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百年党史主题展览的照明设计访谈笔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朱成山(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把历史类陈列串联成“故事盒”的空间形态探索——以“常州三杰”青少年主题学习空间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宗苏琴,陈允兰,张历,王潇潇,张晨(扬州博物馆).“峥嵘岁月”的力量——“扬州地区革命文物系列展”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尹悦(镇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红色主题特展展陈实践初探——以“信仰的力量”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姚国章1,2,刘增燕3(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借鉴[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唐艺1,陈子颖2(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元宇宙愿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创产品的传播展望[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刘阳(南开大学博物馆).我国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活化的困境与对策——来自日本构建数字档案社会的启示[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黄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考古成果在博物馆中的传播阶段与模型[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张正秋,燕海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中国故事”的关圣文化史迹——世界遗产范式的中国方案[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板桥村唐墓ⅠM10、M15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李静宜,徐卫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参与式博物馆”四种参与模式在我国博物馆策展实践中的适用性分析[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浙江绍兴柯桥区野生动物园唐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唐根顺(南京博物院).RFID技术在博物馆金属藏品管理上的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金属库房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姚逸(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宁普育小学汉墓年代和墓主新考[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郑建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五代至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分期研究——以纪年材料为中心[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西汉早期石子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曹兵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信息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基于苏东海先生“生态博物馆之惑”的一点思考[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郭文钠(佛山市博物馆).记忆与叙述:关于知青题材展览的思考——以“佛山知青大旺记忆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
李鑫,石牧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南方地区出土宋元时期瓷器的团花纹饰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