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杰,程勇,黄志锋(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三维燃烧火焰辐射成像模型及其构建算法[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章洪涛,何勇,张金成,王智化,岑可法(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P-3航空煤油及其替代物液滴低压着火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刘明超1,尧命发1,王浒1,郑尊清1,梁和平2,束铭宇2(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燃烧室优化改善重型柴油机热效率的数值模拟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何邦全,廖祎(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秒脉冲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田鑫明1,杨家宝1,郭庆华1,龚岩1,于广锁1,2(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OH*化学发光特性的CH4/O2扩散火焰燃料稀释效应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张文楷,沈来宏(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流化床热重分析仪的赤铁矿载氧体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胡丽琳,张扬,张海(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e掺杂以及氧缺陷对LaFeO3(010)表面气体吸附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刘海峰1,张朔1,张鹏2,尧命发1(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不同醇类燃料对柴油替代物部分预混火焰多环芳烃及碳烟演化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邹远龙,周月桂,李澜波,武文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CO2和H2O气氛下甲烷MILD富氧燃烧NO和CO生成机理[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谢妍1,2,王赫阳1,2,赵军1,2,刘欣3,张超群3(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炉内烟气成分对富氧燃烧锅炉传热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马仑1,2,陈鑫科1,方庆艳1,夏季2,张成1,陈刚1(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思能科技有限公司).富氧下半焦/秸秆混燃交互作用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葛少恒,陈德珍,袁郡,尹丽洁,梅振飞(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竖直降落式反应器中颗粒流流动传热的CFD-DEM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闾曾怡,王高峰,杨瑶,张非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基于CNN-LSTM深度学习的燃烧不稳定性检测方法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顾春晗1,2,汪小憨1,3,宋谦石1,4,李浩文1,4,乔瑜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固体废弃物热解产物分布规律预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郑漪琳1,陈时熠1,向文国1,陈程2,吴斌2,肖军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基于合成气分流的双联流化床气化性能评价[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陈果,王海鸥,罗坤,樊建人(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湍流非预混射流火焰倾斜冲击壁面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肖华林1,罗坤1,金台2,王海鸥1,樊建人1(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环境中非预混旋流火焰的标量特征[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何东,丁艳军,彭志敏(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反射激波后状态分析及对燃料反应进程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邹俊,杨协和,张扬,吴玉新,张海,吕俊复(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小尺度湍流对近极限非预混火焰熄灭极限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张中刚1,2,蔡伟强1,郑青榕1,2,陈志权1(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合成气为燃料的SOFC多物理场传递过程数值分析[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刘洋,徐义书,姚俊杰,覃龙江,李煜,成晓北(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异戊烯醇对甲烷和乙烯的PAH和碳烟生成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智聪,娄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深度学习的乙烯层流扩散火焰温度和碳烟体积分数分布重建[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史景文1,2,3,齐宏1,孙安泰1,安向阳1,任亚涛1,4(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诺丁汉大学工学院).光场相机的标定误差对三维温度场重建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杨越1,薛鑫2,惠鑫2,林宇震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油气比下燃气分析测温探针反应冻结性能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刘筱璇1,2,谢圣荣1,3,李星1,汪小憨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管流动反应器中大分子直链烷烃着火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姜超,潘剑锋,李剑星,倪靖(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浓度梯度对T型管中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张涛1,2,王楠1,李润东1,李维仲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油旋转锥形液膜表面波波长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