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鹏琳,孟凡悦,杨建平,屈文麒,李海龙(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硫化铜/聚氨酯海绵静电自组装及烟气脱汞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3期
  • 羊光耀,李佳鑫,侯彬,范爱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部分填充多孔介质的小圆管内正丁烷/空气的预混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3期
  • 赵志涛1,刘正先1,赵明1,贺莹2(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仁爱学院机械工程系).采用辐射修正的火焰面/进度变量方法模拟扩散燃烧火焰[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3期
  • 王林森1,2,涂晓波2,车庆丰2,张俊2,陈国柱2,陈爽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油料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基于OH-PLIF技术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结构特征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刘春雨,张伟,吕刚,王庚源,宋崇林(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氢气对掺氢正庚烷扩散火焰中碳烟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张正龙1,张健1,张瑞娜2,乐俊超3,刘泽庆2,张陶陶1,周丽1,李奕1(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环境集团再生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炉中沉积灰渣的熔融特性与固有剪切应力的关联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王雅瑶,王震,刘训臣,齐飞(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喷嘴对自点火氛围下横向射流火焰燃烧特征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张根源,朱晶宇,礼博,王洋,隆武强(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基于准维现象学的低碳双燃料直喷发动机全循环实时预测模型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邹强,宋尔壮,雷庆春,范玮(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热伴流中甲烷射流的自燃特性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李逸舟,王自龙,黄鑫炎(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系消防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建筑外立面火灾测试的腔室火与溢流火特性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蔡伟强1,2,袁金良3,郑青榕1,2,尹自斌1,2,裴玉尧1,张中刚1,2(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碳氢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场耦合模型与热应力分析[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冀禹昆1,2,牛志田1,2,任亚涛1,2,何明键1,2,齐宏1,2(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空天物理重点实验室).基于吸收光谱的火焰温度与CO2浓度场协同重建[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石宏志1,张许扬1,吕刚1,宋崇林1,李振国2,刘双喜2,潘锁柱3(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热老化温度对铈改性水滑石基LNT催化剂NOx吸附-还原性能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刘军1,王意宝1,2,许朝阳2,王诗文2,张洪升2,刘子阳2,梁兴雨2(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湿壁氛围甲烷预混火焰传播的可视化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梁志康1,2,陈九伍1,2,苟小龙1,2(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冷焰动力学的碳氢燃料部分氧化重整[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刘子枫,宋崇林,王晨晰,吕刚,崔立峰(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改性对SSZ-13分子筛CH4-SCR中NOx消除效率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王贵龙1,2,鞠洪玲1,2(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DMF/柴油RCCI燃烧碳烟生成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马政,张真英男,李昂,黄震,朱磊(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高压流动反应器的乙醇/乙酸二元可再生合成燃料氧化特性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2期
  • 王恩宇1,2,3,张翔宇1,2,3,史忠天1,2,3,段润泽1,2,3,田亮1,2,3(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省热科学与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清洁能源利用与污染物控制重点实验室).孔隙结构对水冷燃烧器燃烧换热特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张志霄,杨帆,高雨,戚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CO2气氛下危废污泥与煤、废活性炭的共气化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杨柳,毕德贵,朱志祥,徐达,樊俊杰,张蓓(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高温条件下氨还原剂脱硝特性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袁家睿,李建波,龙潇飞,王泉海,卢啸风(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废轮胎热解半焦的单颗粒燃烧特性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王绍杰,顾明明,齐飞,刘训臣(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吸收光谱方法的平面非预混Hencken火焰多参数测量[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谢晓1,朱晨光2,赵凤起1,仪建华1,秦钊1,李海建1(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含氟层包覆镁粉的制备与燃烧性能[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孟江涛,王菁,杨凤玲,程芳琴(山西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混合电石渣球团宽温域同步脱硫脱硝性能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 谢梦茜1,涂垚杰2,刘豪2,李卫杰3,戴方钦1(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冶南方(武汉)威仕热工有限公司).MILD燃烧方式下燃料NOx生成特性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