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旭,皇甫鹏鹏,李忠海,石耀霖(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为何塔里木盆地独立于青藏高原整体变形之外而柴达木盆地却并入其中?[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管栋良1,2,梁子亮3,王勇4,5(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基GNSS-R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积雪探测[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谢关宝(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干热岩电学数值模拟方法与微观特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徐孝泽1,张元杰1,宋树刚2,杨云帆1,李想1,高志球1,3(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93110部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民航气象观测的中国中东部大气边界层廓线数据的评估与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穆璇1,白永良1,单新建2,张国宏2,王振杰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同震重力变化对震源滑动参数的敏感性研究:以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余道淳1,2,李保权1,2,刘亚宁1,李海涛1,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X射线能谱拟合的地球中性大气数密度反演模拟及误差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钟铁1,2,陈云2,卢绍平3,4,董新桐5,李月6,杨宝俊7(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基于DMFF-Net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新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1期
-
滕吉文1,2,3,薛国强1,2,3,宋明春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第二深度空间矿产资源探查理念与电磁法找矿实践[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芃,邵志刚,刘晓霞,尹晓菲(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陆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10年尺度强震发生概率[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刘明宏1,蔡红柱1,2,杨浩1,熊咏春1,胡祥云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面与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三维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吴立新1,2,卢菁琛1,2,毛文飞1,2,胡俊1,周子龙3,李志伟1,齐源1,2,姚汝冰1,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南大学地灾感知认知预知实验室;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基于断层倾角分段变化的玛多地震发震断层构造应力场演化数值模拟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韩宏伟1,刘浩杰1,桑文镜2,魏国华1,韩智颖1,袁三一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半监督学习的井震联合储层横向孔隙度预测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范艳霞1,李海龙1,张军龙2,王强茂1,任天翔1,张敏3,黄少鹏4,秦向辉5(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东南沿海黄沙洞地热田地应力与控热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焦鹿怀1,葛亚松2,3,张援农1,郭英杰1,冯明航1,付松1(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磁场中电子束结构运动的横向约束与周期振荡[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张闪闪,谷丙洛,丁奕文,王霁川,李振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近似常Q模型的黏声各向异性纯qP波逆时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赵旭东1,2,何宇飞1,2,李琪1,2,刘晓灿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磁台网中心).基于中国地磁台网数据的太阳静日期间地磁场Z分量日变化幅度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马越原1,2,3,杨元喜3,4,曾安敏3,4(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测绘研究所).GNSS-A直线测量模式及航迹组合优化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朱家正,孙玉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四川大岗山水库蓄水对地震活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石磊1,2,陈涛3,4,李永华1,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利用重力异常分析2021年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断层与结构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杨华臣1,张建中1,2(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拖缆与OBN资料联合成像域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张丽艳,李昂,杨建国,李士超,姚玉来,黄一鸣,肖飞(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全方位道集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徐亦萌1,2,林兆祥1,杨国韬2,王继红2,程学武3,李发泉3,杨勇3,杜丽芳2,焦菁2,荀宇畅2,4,郑浩然2,吴佛菊2,董毅2(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延庆钠层上边界的平均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张建明,董良国,王建华,汪燚林(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VTI介质初至波多参数走时反演敏感核分析及反演策略[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辛明真1,2,葛茂荣2,阳凡林1,3,刘焱雄4,鲍李峰5,石波1,3,罗宇1,3(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德国地学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自然资源部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顾及收发分置影响的海洋大地基准声线跟踪定位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汤苗1,钟萍1,姜中山1,刘晚纯1,成帅2,杨兴海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利用GNSS垂直位移研究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李杨虎1,2,唐晓明1,2,3,苏远大1,2,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偶极横波远探测在裸眼井及套管井中接收波场的方位响应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李岚静1,陈卓奇1,2,3,郑雷1,2,3,程晓1,2,3(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格陵兰冰盖次表面湖多源遥感监测——以格陵兰中西部流域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侯爵1,2,3,徐涛1,4,吕庆田5,郑孟杰1,3,白志明1,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双聚束噪声成像揭示钦杭与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精细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陆盛1,邢赞扬1,邓忠新2,张清和1,王勇1,王成3,冯健4,马羽璋1,夏凯1(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极区电离层闪烁指数和对流速度关系的建模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
宋晓燕1,2,3,雷建设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2013年内蒙古通辽MS5.3地震震源区地壳速度结构与孕震环境[J].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