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世亮(汕头大学文学院).胡直“神韵”说的心学因缘及诗学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黄晓燕(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地方性叙事与记忆共同体的构建——以《马桥词典》与《押沙龙,押沙龙!》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龙永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人性聚焦、归因警觉与笔致的传统及出新——论王跃文的权场叙事[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贾飞(南通大学文学院).论“乐府变”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衡估[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娜娜(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歌舞与江山:故国影像与钱谦益的身份言说[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汪孔丰(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遮抑的副调:清代文坛上的桐城骈文[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余莉(湖南文理学院文法学院).章太炎文论思想中的经子互动发微[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杜运威1,丛海霞2(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论抗日根据地“三大诗社”的创作理念、成就及其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论梁斌的日常化土地革命书写[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董外平(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诗意化·拟真化·戏谑化——中国当代文学刑罚叙事的三种范式[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赵黎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模子”互照与“第三种诗学”——论叶维廉对现代汉语诗歌语法的发明[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卢亚明(台州学院人文学院).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于文哲(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论“尚书体”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隽,黄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蛮夷渊薮”到“富庶上国”——论唐宋文人对福建书写的嬗变[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尹飞舟,王佳娣(湖南师范大学翻译传播研究所).媒介融合时代《道德经》英译传播中的经典重构[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晓云(南京大学文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跃文小说中“屋”的隐喻认知构建——以《漫水》小说集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梁燕妮(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叶适贤良进卷流传及应用考论[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嘉靖时期中央上层文官对复古风气的审察及文学秩序的构建[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梁余晶(湖南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盘峰论争中的“民间”:命名、多义性与二重性[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毅青,张欣(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张恨水诗学:现代汉诗被遮蔽的路径[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关琳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周作人1920年代思想转型与“以蔼理斯为方法”[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吴素君,刘耘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两个译文,两种遭际——英译中国“五兄弟”故事的传播反响与比较分析[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唐慧丽(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良民宗教”——论辜鸿铭对欧洲现代文明的反思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章涛(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有情”与“事功”的间离——1950年代沈从文的自我改造及其困境[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彭玲(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七纲”与“三用”:读者视角下的孔子诗教思想再探[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黄伟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小词与法眼:批评视野下的金圣叹词学理念与欧阳修词[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林铁(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风景的现代性:旅行与现代文学关系的三种考察方式[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易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的发现:论中国现代启蒙作家对民间信仰的书写[J].中国文学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