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栋林1,2,李晓东1,2,胡爱军1,2,肖宏斌1,2,魏鸿业1,2,苏文将1,2(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1991—2013年西北地区省会城市PM10浓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武胜利1,2,刘强吉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近50 a新疆巴州地区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黄文彦,吴建秋,吴晶璐,陈渤黎,雷正翠(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多模式对美国中部草原大气边界层模拟的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周黎明1,王庆1,龚佃利1,张洪生1,孙晶2(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省气象台).2015年春季山东一场转折性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万灵1,2,姚凤梅1,张佳华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华北及临近海域夏季不同降雨量下气溶胶光学厚度与云滴有效半径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杨吉萍1,胡兴才1,崔志强2(甘肃省民勤县气象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民勤“4.24”沙尘暴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李燕1,刘勇2,赛瀚1(辽宁省大连市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局).大连地区2013年7月连续性暴雨成因[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王丹1,高红燕1,黄少妮2,马磊1(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气象台).西—咸机场高速公路灾害性天气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刘炜1,2,周顺武2,王美蓉2,单幸2,刘新1(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979—200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低频振荡统计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4期
-
徐栋,孔莹,王澄海(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北干旱区水汽收支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杨晓春1,杜萌萌1,吴其重2,程龙1,毕旭1,翟园1(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西安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及轨迹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毛炜峄1,2,陈颖2,3(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新疆气候中心).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寒潮过程频数及强度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肖雄1,吴华武1,李小雁1,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王丹1,黄少妮2,高红燕1,马磊1,王建鹏2(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气象台).递减平均法对陕西SCMOC精细化温度预报的订正效果[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徐红1,程攀2,王瑞丽3(沈阳区域气候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94675部队气象站;武汉市气象台).台风“海燕”过境海南岛数值模拟及暴雨成因诊断[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韩国泳1,李兰兰2,荆涛1,赵敏芬1,宋中玲1(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鲁中山区一次漏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地形触发作用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张政泰,林明宇,亓鹏,陈圣哲,王澄海(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南涡发生发展机制中热力强迫作用的数值试验[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胡向峰1,2,秦彦硕1,2,段英1,2,段宇辉3,2,董晓波1,2,闫非1,2,吕峰1,2,赵立品1,2(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台).基于航测数据的河北中南部雾霾天气气溶胶及云凝结核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沙比提,买买提,欢乐希,哈布拉哈提,木拉提,耿燕,冯丽晔,陈亮(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1961—2014年乌鲁木齐地区气候特征及干湿区变化[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马严枝,赵桂香,郝婧宇,闫慧,张磊(山西省气象台).“8.19”华北区域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王素萍,王闪闪,冯建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6年春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胡豪然(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部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赵文婧1,赵中军2,汪结华2,尚可政1,王式功1,柳志慧1,孔德兵3,苏俊礼4(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6分队;中国人民解放军95606部队气象台;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4部队气象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云量精细化预报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钱莉1,2,滕杰1,杨鑫3,白国强3(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局).逐步消空法在祁连山区东部冰雹预报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王晓丽1,赵桂香1,李芳2(山西省气象台;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山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ATOVS资料同化模拟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贾旭伟1,2,李旭1,张莹3,尚可政1,乐满1,王式功3(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93544部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低频振荡的西北地区中西部延伸期降水预报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程胡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地区NCEP资料与地面观测资料的年变化对比[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