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颖,刘丹妮,张玮玮(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1951—2015年杭州市炎热高温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傅帅1,蒋勇1,徐士琦2,张小泉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空间天气研究所;吉林省气候中心;浙江省武义县气象局).1960—2015年吉林省积雪初、终日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张勇,张亚萍,牟容,杨春,何跃(重庆市气象台).组网雷达在暴雨过程低层水平风场反演试验初步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孙丽1,赵姝慧1,张晋广1,袁健1,金博2,宋怀宇2,秦鑫1,刘旸1,房彬1(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气象局).基于相对湿度阈值法的沈阳地区云垂直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商林1,顾伟宗1,汤子东1,孟祥新1,雒佳丽2,崔强3(山东省气候中心;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718部队).山东省夏季降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前期冬季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任余龙,李耀辉,段海霞,宋琳琳(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我国西北东部春季一次极端干旱事件的数值模拟及波—流作用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李乃杰,李迅,董颜(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冬季车辆热源对道面温度影响的估算[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朱保美1,周清1,鹿国武2,杨以健1,司华1,刘森1(山东省齐河县气象局;山东省陵城区气象局).夏玉米农田气温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构建[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崔亚强1,朱元骏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长武塬区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子及预测[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吴俞1,麻素红2,薛谌彬3,李勋1,张进2,蔡亲波1(海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江西省气象台).GRAPESTYM模式对2012—2013年登陆华南TC的降水预报能力评估及降水释用方法初探[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郑美琴,程月,张民凯,周秀军,陆桂荣(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1961—2015年影响山东日照的台风暴雨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杨振鑫1,孙磊1,牛润和1,王炜2,宋媛2(甘肃省临夏州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探测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及保护措施[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程萌1,陈楠2,侯旭东2(山东省巨野县气象局;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鲁西南地区云地闪密度历史平均值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张波1,2,谭文1,古书鸿1,谷晓平1(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1961—2015年贵州省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曾勇1,2,杨莲梅1,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南疆西部一次暴雨强对流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杨俊梅1,王星星2,封秋娟1,任晓霞1(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山西省侯马市气象局).山西汾阳地区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雨滴谱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吴雁1,王荣英1,李江波2,王霞1,刘晓峰1(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台).1960—2013年河北省雾霾天气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刘静1,2,马力文1,2,张学艺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灌区春小麦LAI与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何金梅1,刘抗1,王玉红2,张培燕1(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CUACE模式在兰州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中的检验订正[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于志翔1,于晓晶2,3,李霞2,3(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2013—2015年乌鲁木齐北部城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杨艳娟1,曹经福1,熊明明1,赵玉娟2(天津市气候中心;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影响海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气象因子定量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张治国1,2,崔炜1,白雪涛1,李林1,2,杨光焰3,常晨1(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第24届冬奥会海坨山赛区近两年冬季地面风场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周贺玲1,周玉都1,闻静2(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河北省廊坊市环境保护局).河北廊坊近地面层O3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王芝兰,冯建英,沙莎(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7年春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张寅,樊超,赵娜,沈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气象局).长安风廓线雷达测风资料的可靠性验证[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胡蝶,郭铌,王丽娟,沙莎,王玮,芦亚玲,王芝兰(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TRMM降雨数据在甘肃省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陈豫英1,2,3,陈楠1,2,翟颖佳4,戴翼5(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市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台).2015年深秋宁夏冷涡降雪过程的预报性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 韦惠红,牛奔,刘希文,李双君,车钦(武汉中心气象台).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