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扬1,王丽娟1,黄小燕1,齐月1,谢蕊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基于ERA5-Land产品的黄河流域蒸散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张渝晨1,2,田宏伟1,2(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近17 a郑州城市热岛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郭静妍1,2,肖栋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与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孟加拉地区夏季水汽变化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联系[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付娇,王姝怡,董晓波,王晓青,杨佳帅,张健南(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基于飞机探测的华北南部低槽冷锋云系宏微物理结构特征[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王佳津1,2,肖红茹1,2,杨康权1,2,王彬雁1,2(四川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张强1,杨金虎2,马鹏里2,岳平1,于海鹏3,杨泽粟4,王朋岭5,段欣妤2,刘晓云1,朱飙2,张红丽6,卢国阳2,王有恒2,刘卫平2,林婧婧2,刘丽伟2,闫昕旸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区域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重要环境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潘留杰1,2,梁绵1,2,祁春娟1,李培荣1,朱庆亮1(陕西省气象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气象环境重点实验室).“十四运”关键场馆气象要素特征及客观预报检验[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张入财1,王君2,陈超辉3,付伟基4,魏璐璐5(中国人民解放军31308部队;河南省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6606部队;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局).印度双低涡对青藏高原西部一次典型暴雪过程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李慧1,2,郑旭程1,2,苏立娟2,辛悦2,张杰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云宏观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黄蕾1,2,王丽1,2,杜萌萌1,2,刘慧3,金丽娜1(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2014—2020年关中地区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李强1,苗爱梅2,王洪霞2,张丽梅3(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工商学院).山西省雷暴大风的统计特征及概念模型[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蔡怡1,2,徐枝芳2,3,龚玺4,钟若嵋5,黄观胜6,龙海川7(浙江省长兴县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株洲市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广西分局;湖南省郴州市气象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夏季CMA-MESO模式降水预报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曾璇,张兰慧,白旭亮,刘宇,安琦(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LM 5.0对干旱环境中高寒山区土壤温度模拟的适用性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魏栋1,2,3,沙宏娥1,2,3,秦豪君3,吕巧谊4,刘丽伟1,傅朝3(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中心气象台;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西北中东部ECMWF-HR云量预报产品与FY-2G云量产品的对比[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李拥军1,赵晓乐2(甘肃省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半干旱区不同灌溉水源对芹菜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3期
-
赵鸿1,2,蔡迪花1,2,王鹤龄1,2,杨阳1,2,王润元1,2,张凯1,2,齐月1,2,赵福年1,2,陈斐1,2,岳平1,2,王兴3,姚玉璧4,雷俊5,魏星星1,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野外试验基地;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气候资源利用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雷俊1,2,3,蔡迪花1,2,齐月1,2,赵福年1,2,张凯1,2,姚玉璧4,张新刚5,仇喜红6(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科学试验基地;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甘肃省灵台县气象局).水分胁迫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王叶红,赵玉春(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局福建省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GRAPES-REPS对我国南方2017年初夏持续性降水预报的检验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蔡怡亨1,2,李帅3,张强4,邓彪1,2,罗玉1,2,孙蕊1,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候中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国家气候中心).1997—2021年四川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齐月1,2,张强1,2,胡淑娟2,王润元1,杨阳1,雷俊1,王鹤龄1,赵鸿1,褚超3,靳荣4(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干旱胁迫下春玉米叶片光合参数对叶温的响应[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徐路扬1,翟亮1,王媛媛1,雷蕾1,于波1,郝翠1,秦庆昌2,3(北京市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源遥感数据在北京春季沙尘天气监测中的应用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康恒元1,2,刘玉莲3,周贺玲4,袁芳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黑龙江省夏季降水非均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姜鹏1,2,秦美欧3,蔡福1,温日红1,孟莹2,杨霏云4,孙沛2,冯艾琳2,方缘2(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沈阳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干旱-复水联动对东北春玉米光合生理与产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马蕾1,2,赵蔚1,2,杨柳1,2,王建英1,2,雍佳1,2,韩露露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星空旅游”气候资源适宜度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褚颖佳1,2,郭飞燕1,3,高帆1,2,胡鹏1,2,郑丽娜1,2,刘奕辰1,4,鲁亓1,5(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山东省章丘区气象局;山东省济阳区气象局).冷涡影响下两次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