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晓文1,2,刘珈彤1(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大学生幸福感之归因[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余练1,2,陈跃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返乡创业型土地精英的兴起与基层治理互动[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徐鹏1,2,周长城3(武汉大学健康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新时代背景下流动青年社会融入的结构测度与影响因素 ——基于2017年湖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刘天元(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社交媒体对农村青少年学业影响分析 ——以关中平原X村的经验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罗峰(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青年的幸福与忧愁:“隐形贫困人口”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肖喜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促进我国青年创业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分析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张良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人学视域下的青年发展含义[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阮博(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青经历与习近平治国理政品格的熔铸 ——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说开去[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赵丽涛(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公共空间的知青议题与舆论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沈东(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研究:一个逆城市化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孙力强1,李国武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社会组织从业青年的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北京市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胡献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运史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结构变迁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杨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团委).青年创业者的积极创业心理构建及教育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张方旭(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下乡与返城中知青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基于对西安19名知青的访谈[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杨建华(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王珑玲.多学科多维度的知青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尼玛(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信息化实现途径解析——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9期
  • 徐先艳1,王义军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新时代青年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王燊成1,2,杨子强3,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城镇低收入青年劳动力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王倩楠(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情感共同体:明星“人设”现象背后青年重建社群的尝试[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张萌(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徐鹤,郑欣(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关系泛化与差序传播: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及其人际交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闫翠娟(天津科技大学).“愤青文化”的历史追思与当代启示 ——以“摇滚愤青”崔健为观察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刘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杨佳佳,黄莹,赵永艳(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女性青年身体的社会形塑与自我保护[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曾凡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移动互联网、线上分享与青年自组织的互惠机制 ——以S市新庭小区80群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赵缇1,唐国建2(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农村青壮年女性宗教信仰选择的多重逻辑 ——基于福建小链岛的个案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刘宏森(上海《青年学报》).共青团职能再认识[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 杨习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时代青年话语分析及其话语文化的理性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