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志悦1,蒋俏蕾1,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化视角下直播中的双重关系:虚拟主播观众群体付费行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吴菲(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返乡创业青年女性的短视频赋权与性别角色协商[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叶子鹏1,郑宜帆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复兴的青春路向[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于皓1,2,方长春1,2(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父辈住房差异如何影响青年初职获得? ——基于CFPS 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栾淳钰1,杜葳2(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青年骑手公众形象的矛盾解析与意义重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宋德孝1,2,崔宏业3(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苏州大学研究基地;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回顾、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潘修明,张春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不“立业”,难“成家” ——青年-成年转变中的就业状态与婚育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陈圣军,毕红梅(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危机检视、泛起成因及消解[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魏万青1,2,3,马静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从安全规范到抚养体验:住房对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李荣彬(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居何以安康?青年流动人口的住房获得与健康不平等[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刘江1,张文明2(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女性教育突破与学历攀登 ——对中国(2001—2020 年)本硕博教育性别逆转现象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汪永涛.住房对青年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8期
-
樊小玲1,陈祉睿2,邓颜2(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断裂与重构:现代性背景下青年的自我指称与身份认同[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孙锦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的发展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基于武汉市J 区M 街道的田野调研[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刘森林(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游戏的人”:青年的剧本杀游戏狂欢及其形成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李晓静1,刘畅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学).手机如何妨害青少年的睡眠? ——基于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陈纬,陈书妮,兰荷伊(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时空视域下青年产业工人的睡眠节律与生成机制 ——基于对重庆市20 位产业工人的访谈[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邢朝国,李季垚(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代驾司机数字劳动不稳定性的算法形塑机制及其主体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黄建华(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网络谣言反向代际传播及其运作机制探究 ——基于 68 个微信家庭群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鞠豪1,苗婷婷2(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欧洲政党青年组织的主要特征、工作举措及经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罗亮,李泓桥,史家宁(西南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民工”还是“知识精英”: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多维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闫冰玉1,吴建平2,权明晓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如吃茶去:当代青年的“治愈”心理体验[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高修娟(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远程养育:信息技术与人口流动对子女养育的叠加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胡小武1,2,向江渝2(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去内卷化:当代青年的“反向生活”及其社会机理[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赵青矣,吴英发(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望子成龙”与青少年的睡眠剥夺 ——基于CEPS2014——2015 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杨守建.青年睡眠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7期
-
孙志鹏1,2,徐锦秀3(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帐篷里的远方:青年“精致露营”现象兴起的文化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田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交媒体与女大学生的“理想美”建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肖德恒1,许进龙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无名之辈”到“消费新贵”:“有钱有闲”的小镇青年[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6期
-
朱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世代概念建构的全球性与民族性 ——以Z 世代流行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