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补友华1,姜鑫娜1,田建平1,胡新军1,黄浩平1,高剑1,黄丹2,3,罗惠波2,3(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光谱结合优化算法的多品种高粱混合的淀粉含量检测[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王兴瑞1,韩玉泽1,王淑珍1,李应霞1,王进英1,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制取方法对亚麻籽油和亚麻籽粕品质影响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李杰1,2,3,宋春芳2,3,杨东1,石天玉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浅圆仓控温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罗凡1,王龙祥1,2,许晓君1,2,杜孟浩1,胡立松1,方学智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热预处理对香榧压榨油微量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秦那日苏,李泓颉,李雪馨,聂记记,包小兰(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提取浅色葵花籽蛋白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杨旭凤1,侯文淇1,郭本虎1,丁秀臻1,张大健2,赵路苹1(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油体消化特性研究的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陈阳1,魏静1,2,梁倩1,郭毓昕1,李备2,张伟敏1,2,3(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焙烤时间对椰子油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徐晓琴1,陈金凤2,尤莺鸽2,陈雪琴2,李志程2,张晓萌2,张盛贵2(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蒸煮对小米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李文意1,2,刘婷婷1,3,张闪闪1,4,陈玥彤1,3,滕旭1,2(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用菌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与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改性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大米粉物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孙婷婷1,2,钟瑾璟3,刘剑波4,任佳丽1,2,钟海雁1,2,周波1,2(林产可食资源安全与加工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阳市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验所;海普诺凯营养品有限公司).茶油掺伪定性鉴别模型的对比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姚云平1,宁灵1,于佳睿1,李昌模1,2(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天津〕有限公司).乳化剂对米糠蜡凝胶油理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时玉强1,2,许建2,马军1,李顺秀1,张志国3,程雪娇1(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酸浆法和超微粉碎法生产的豌豆淀粉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李琦1,2,支爱1,2,何学明1,2,沈飞1,2,邢常瑞1,2,Firew Tafesse Mamo3(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巴赫达尔大学埃塞俄比亚生物技术研究所亚的斯亚贝巴).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粮油植物蛋白结构的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赵嘉祺1,2,周学永1,2,李鹏2,杨红澎3,高建强4,付荣霞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山西亿隆藜麦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用物理参数表征挤压膨化后藜麦糊化度的探索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李慧1,2,3,王殿轩1,2,3,洪习文1,2,3,隋晓刚4,程小丽5,白春启1,2,3,周玉香1,2,3,白旭光1,2,3,马晓辉1,2,3,赵海鹏1,2,3,高源1,2,3,崔文莲1,2,3(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储藏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储粮昆虫种类分布调查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王玉川1,2,马俊文3,李延啸3,刘海杰1,2,闫巧娟3,江正强1,2,4,5(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轻工业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米黑根毛霉α-淀粉酶的定向进化、高效表达及在面包中的应用[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吕隆重1,2,李波轮1,任传顺1,2,黄泽华1,2,姚永志1,安红周1,2,金志明3(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省谷物品质分析与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无麸质大米面包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陈瑶,王进,许杰,刘海,郭少海(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液压法从油茶饼中制取油脂的工艺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杨鑫鑫1,2,黄雨洋1,2,衣程远1,2,李颖1,2,郭汝杞1,2,朱秀清1,2(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谷物食品与谷物资源综合加工重点实验室).不同品种大豆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王瑞虎,李萌萌,关二旗,刘远晓,卞科(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小麦储藏过程中真菌毒素变化趋势及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关家乐,张一凡,朱晶,梁春艳,朱旻鹏,肖志刚(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不同淀粉对高水分组织化花生蛋白品质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鲁玉杰1,2,王凯巍1,杨斌斌1,苗世远1,王争艳1,鲁婷1,王随随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纳米材料在储粮中抑制虫霉的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陈明明1,符丽雪1,李殿威1,左锋1,2,钱丽丽1,2,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基于大米特征矿物元素产地鉴别建模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赵思阳,杨伞伞,阮成江(大连民族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不同加热条件对油茶籽油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温思思,陆元超,丁珏,余宁翔,聂小华,孟祥河(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松酸对HepG2细胞中甘油三酯蓄积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万思迪1,朱恩恒1,向霞1,黄遵锡1,2,3(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油二酯的合成、代谢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王红岩1,张银依2,阮懿2,王作金3,郑秋月1,曹际娟1,胡冰1(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波海关技术中心;大连弘润全谷物食品有限公司).添加高钙菜、辣木对大米和糙米米粉品质及餐后血糖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郭利进,许瑞伟,李博仑(天津工业大学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IFA-SVM的粮食霉变预测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尤梦圆1,2,3,4,陈焱1,2,3,4,刘芯羽1,2,3,4,李世磊1,2,3,4,李晓龙1,2,3,4,王翔宇1,2,3,4,王风艳1,2,3,4(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老年营养食品研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玉米油和大豆油回色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 陈鑫1,2,3,王黎明1,2,3,4,肖杰1,2,3,牛兴和1,2,3,4,王翔宇1,2,3,4,尚嘉毅1,2,3,4,孙东哲1,2,3,4,应剑1,2,3,4(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老年营养食品研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高植物甾醇玉米油改善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胆固醇代谢[J].中国粮油学报,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