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平1,李孟棠2,陈晓明1,孙绍山1(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飞控部;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直线参考轨迹制导律推导与应用[J].飞行力学,2021,第3期
-
郭建1,张帅2(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高超声速稀薄流单层翼伞气动性能及再入轨迹分析[J].飞行力学,2021,第3期
-
杨延平,张子健,应培,焦俊,马晓平(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无人飞行器实验室).集群组合式柔性无人机:创新、机遇及技术挑战[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温瑞英,李璐,魏志强(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基于遗传算法的分段多参气动阻力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严鹏1,刘春生1,郭剑东2,鲁可1,3,张绍杰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于参数依赖的直升机LPV鲁棒变增益控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王小平1,周问1,王跃萍2,王晓光1,刘博1(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飞控部).基于ESO的六旋翼无人机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段辰龙,李岩,徐悦,雷国东,朱海涛(中国航空研究院技术研究一部).电动飞机发展关键技术与总体性能关联性分析[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张康,陈建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多威胁障碍下翼伞系统的最优轨迹规划[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杨秀霞1,严瑄1,张毅2(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海军航空大学战勤学院).H2性能最优刚性编队[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何准1,董文瀚2,蔡鸣2,李大东3(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4816部队).基于DDPG的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引导与跟踪方法[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鲜勇,杨子成,郭玮林,任乐亮,李冰(火箭军工程大学作战保障学院).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惯导初始对准误差辨识方法[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梁健1,2,刘磊1,2,唐硕1,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空间超稳光学腔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雷玉昌1,张艳华2,卢昂1,张登成2,苏光旭2(中国人民解放军95034部队;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环量控制翼型气动力迟滞效应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刘静1,成婷婷2,屈飞舟2(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规划发展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飞机所).运输类飞机污染跑道起飞性能建模与分析[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钟海1,王启1,杨体浩2(航空工业飞行仿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层流翼型阻力测量试飞技术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李师尧1,2,常武权3,闫宇申1,2,李新国1,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动力故障下的自主救援轨道规划[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张建琳(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规划发展部).军用航空器适航与试验鉴定体系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2期
-
陈万考,郭玉英(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极值搜索的四旋翼无人机自抗扰控制[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谷润平,代树旺,魏志强(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基于尾流效应的编队飞行优化分析[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曹爽,叶正寅,李恒(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纵向运动稳定性研究[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王黎光,于长青,赵炯,李志国(西京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于预测模型迭代优化的改进比例导引律[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王洋,孔令云,陈明淑(西京学院理学院).基于混合观测器的导弹有限时间收敛滑模姿态控制[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张娟,曹小飞,刘威,佘文明,卫继承(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RCD太阳帆航天器人工平动点轨道保持与控制[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王晓璐1,2,隆斯达1,2,吴登宇1,2,李国举1,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无人机研究院).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总体气动设计研究进展[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陈都,孟秀云(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基于改进ARA*算法的无人机在线航迹规划[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
罗飞1,张军红1,王博1,唐瑞琳1,唐炜2(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飞控系统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舰载机直接升力航迹控制[J].飞行力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