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克1,张哲2,3,杨文飞4,何建峰4,张天柱3,4,简抗抗5,吴伟仁3,5(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安全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丛力群1,张云贵2,刘强3,王奕1,李辉1(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行业工业软件发展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胡雅涵1,寇贞贞1,江源1,2,谭东杰1,李安朋1,袁英敏2,万佳艺1,辛宇1(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建材行业工业软件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阳春华1,刘一顺1,黄科科1,2,孙备1,李勇刚1,陈晓方1,桂卫华1(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鹏城实验室).有色金属工业智能模型库构建方法及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欧阳曼1,2,刘江1,2,3,廖新悦1,2,黄韬1,2,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新型网络架构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荆一楠1,2,张寒冰2,李智鑫2,王晓阳1,2,吴杰1,2,柴洪峰1,2(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面向金融场景的下一代数据库测试基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杨鹏1,2,刘旋1,2,3,李幼平1,2(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内容与地址双驱动网络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李军,笪耀东,刘雪敏,于吉明,常勇强,侯娜娜(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我国锅炉装备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赵敏1,刘俊艳2,朱铎先3(英诺维盛(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机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模型研究与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李伯虎,刘泽金.卷首语[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凌文1,李全生2,张凯2(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许传博1,2,刘建国3(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氢储能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挑战及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贾利民1,2,师瑞峰2,3,吉莉4,武平2(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国道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任辉1,刘敏2,王自国3,吴昊3,毛景文2(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我国锰矿资源及产业链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胡亮1,杨志宾1,熊星宇2,雷泽1,葛奔1,张博1,彭苏萍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李清平1,2,周守为1,3,赵佳飞1,4,宋永臣1,4,朱军龙1,2(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舒印彪1,谢典2,赵良2,高亚静2,赵勇2,周朝阳2(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再电气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王双明1,2,3,王虹4,5,任世华4,6,董书宁7,8,郑德志4,谭克龙9,侯恩科3,王生全3,曲洋10,焦小淼4(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西部地区富油煤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技术体系构想[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干勇1,彭苏萍2,毛景文3,裴荣富3,李仲平4,屠海令5,孙传尧6,陈其慎3,谢曼1,郑文江7(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我国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贾利民1,2,程鹏2,张蜇1,吉莉3,徐春梅4(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双碳”目标下轨道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路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杨勇平,武平,程鹏,师瑞峰,田新首(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我国陆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仲冰1,张学秀1,张博1,彭苏萍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天然气掺氢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栾永超1,熊亚林2,何广利3,刘聪敏3,李帅4,5(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氢气分离膜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米立军1,周守为2,谢玉洪2,张功成1,杨海长1(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南海北部深水区油气勘探进展与未来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刘岢孟1,高俊莲1,孙旭东1,张博1,吴荣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我国港口城市氢能发展潜力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邢佳韵,陈其慎,张艳飞,于汶加,龙涛,郑国栋,王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我国锂及其下游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孙传尧1,2,申士富1,2,王文利3,袁国辉4,黄正宏5,张以河6(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墨资源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尤学刚1,周守为2,张秀林1,刘孔忠1,徐化奎1,刘新宇1,曾冬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深海一号”能源站建设实践与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
童亮1,2,袁裕鹏1,2,李骁3,严新平1,2(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我国氢动力船舶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