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龚林1,浣沙2,张磊1,盛佳恋3(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软件化雷达技术研究室;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基于二次统计CFAR处理的目标径向尺寸估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宋俊元,富子豪,赵雄文,耿绥燕(华北电力大学).低太赫兹频段ITU大气吸收模型伪线谱的修正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军会(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超表面调制天线的国内外最新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富彬1,周晨1,王成2,赵家奇3,刘祎1,夏国臻1,赵正予3(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电离层TEC预测[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孙佳欣,彭怀云,李清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全波法的甚低频波对低电离层扰动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越,彭怀云,李清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部分浸没于海水中天线阻抗及辐射效率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柯熙政1,2,吴加丽1,杨尚君1(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面向无线光通信的大气湍流研究进展与展望[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双德1,刘芫健1,林乐科2,卞希嘉1,朱古月1,闫亚欣1,任安雯1,孙萁1(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基于改进射线跟踪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室外微蜂窝毫米波信道特性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窦建武1,2,陈艺戬1,2,张楠1,2,方敏1,2,彭琳1,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移动网络和移动通讯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可控电磁表面信道建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旭1,姜苏英1,杨汨2,王威1,何睿斯2,侯俊1,刘鑫一1(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两种隧道场景下车对车无线信道衰落特性的测量与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胡玮,耿绥燕,赵雄文(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RBF毫米波信道建模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伟,魏文康,刘畅,刘珊杉,武秀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NGSO通信星座干扰仿真分析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吴丽娜1,2,何丹萍1,2,艾渤1,2,王剑1,3,官科1,2,钟章队1,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与GNSS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的路径损耗预测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侯绪艳1,尹学锋1,张琳坚2(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被动测量的5G宽带高铁信道分簇模型[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健1,杨闯2,闫宁宁1(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面向B5G和6G通信的数字孪生信道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纪腾飞1,2,杨铖1,赵毅1,2(天津大学;青岛中科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毫米波室内传播场景的蚁群优势路径搜索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崔昊1,钱肇钧2,富子豪1,杜飞1,刘永胜3,耿绥燕1,赵雄文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空间递推的毫米波信道一致性仿真算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王英捷,周涛,陶成(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LSTM与多特征融合的高铁无线信道场景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元媛1,2,何睿斯2,艾渤2,钟章队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毫米波时变信道仿真中实现空间一致性的方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永胜1,侯春枝2,林乐科1,张蕊1,2,张鹦琪3(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齐鲁理工学院).5G毫米波频段不同天线形式信道参数测量及对比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段嘉伟,薛冰岩,尹学锋(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传播图论的多链路信道仿真及其在TDOA定位系统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刘蕾1,侯继江2,蔡云斌3,张少伟1,芒戈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应急通信局).3.5 GHz频段5G系统对ATG系统干扰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董朔朔1,刘留1,樊圆圆1,庄凌凡1,唐盼2,张帆3,邱佳慧3,林晓伯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车联网信道特性综述[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赵雄文(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5G与B5G信道建模及仿真技术”专刊前言[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南敬昌,王明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超宽带阶梯形微带单极子天线的设计与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蕾,季红妍,张舜,南敬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种小型化双陷波可重构UWB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靳贵平1,2,黎淼兰3,陆杜娇1,孙毅1,廖绍伟1(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差分馈电双极化四波束方向图可重构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姚诗颖,易建新,万显荣,程丰(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基于多层感知器的外辐射源雷达多帧联合检测[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曹岸杰1,曲耀斌1,贺冲2,陈娜3,陈靖峰2,金荣洪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基于谐波特征分析的时间调制阵列测向研究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