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涛,樊小莉,鲁璐,黄田钫(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不同种源石斛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张俊波1,李志怡1,孙清2,杜红梅1(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市闵行区三农综合服务中心).高温胁迫对野扇花植株生长及叶中生理生化指标和极性代谢产物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肖云学1,李春艳2,许又凯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普洱学院).西双版纳傣族庭院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郑敏1,黄颖1,汪建中2,丁满萍3,李晓红1,2,邵剑文1,2(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绩溪县雄路苗圃).春季和秋季4个种源青钱柳叶中总黄酮及粗多糖含量比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刘梦溪1,田瑞平2,曾其龙1,於虹1,韦继光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喷施茉莉酸甲酯对高丛越橘品种‘海岸’成熟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陈玲,戴伟锋,张敉(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木瓣树枝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徐婷,刘行行,彭涛(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省霉草科植物分布新记录1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靳桐1,印敏1,管福琴1,李冬玲2,佟海英2,冯煦1,单宇1,王奇志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4种吴茱萸属植物叶片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编辑部).《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启事[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潘发光1,2,林喜珀3,顾惠怡1,林春惠1,2,李玉玲4,易绮斐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紫纹兜兰群落种间联结性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洪滔1,何晨阳1,黄贝佳1,陈灿1,李键1,林晗1,吴承祯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武夷学院).不同林龄千年桐人工林的碳含量和碳储量及碳库分配格局[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徐肇友1,肖德卿2,3,沈斌1,肖纪军1,陈杏林1,周志春2(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秀丽四照花叶色参数和叶形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王祎晴1,2,肖斯悦1,席辉辉1,赵字陈1,2,乔耀梅1,2,宋洁1,王兆春1,龚洵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云南西南地区3种苏铁属植物的分布现状和生境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马洁1,2,薛建辉1,3,吴永波1,2,李东昌1,2,高婷1,2,钱刘兵1,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贵州省喀斯特山地3种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地上部生物量及其相关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罗芊芊1,2,周志春1,邓宗付3,喻龙华3,孙建军3,徐刚标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叶片的表型性状和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异规律[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巫伟峰1,2,3,陈明杰2,陈国跃4,陈发兴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龙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品种(品系)果实中有机酸及VC含量的UPLC法测定[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鲁益飞1,2,陈征海3,孙文燕2,金孝锋2(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药用植物遗传改良和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蓟属(菊科)二新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施钦1,殷云龙1,华建峰1,丁次平2,张凌云2,杨红明3(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落羽杉属树木种质创新与繁育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荆州分院;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滇池‘中山杉118’人工林及土壤的碳、氮积累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穆振北1,2,陈妍1,2,王李睿1,2,李宁1,2,游巍斌1,2,刘进山3,蔡昌棠3,何东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南方森林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猴头杜鹃天然种群数量动态和稳定性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李慧敏,周伟,宋春凤(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伞形科囊瓣芹属2种类的核型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卜晓莉1,姬慧娟2,马文宝2,薛建辉1,3(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2种生物炭浸提液对4种杜鹃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