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伟,刘祥斌,李久元,王宇豪,李达(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改进哈里斯鹰优化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组合的滑坡位移高精度预测模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戴可人1,2,3,吴明堂4,卓冠晨1,2,居安华1,2,温柠玲1,2,冯文凯1,许强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孟振江1,2,3,曹一迪2,康尘云4,马鹏辉1,2,范仲杰5,张凡2,李超2,张森2(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基建处;陕西铁道工程勘察有限公司;长江科学院).降雨促发黄土滑坡的启动机制模拟[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李冬丽1,贺海波2,3,张雪程1,关天昊1,杨梦迪1,代文静1,邵航1,丁士元1,李晓东1(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来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冯斌1,李华1,何幼斌1,李涛1,杜晓峰2,黄晓波3,周晓光3,何瑞武4(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陆相湖盆“源-汇”系统要素定量关系 ——以渤海湾盆地庙西北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李琳娜1,刘丹1,纪璇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广东中大管理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乡村交通运输地理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方巍1,2,3,齐媚涵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临近预报方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吴艳宏1,罗朝逸1,2,王治国1,2,祝贺1,周俊1,邴海健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土壤-植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磷循环的协同作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孙强1,2,高千3,张玉良4,胡建军5,6,耿济世1,2,周书涛1,袁士豪1(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深圳大学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干热岩开发中高温水-岩作用下岩石应力腐蚀及多场损伤问题[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黄强兵1,2,彭博1,苟玉轩1,杨晓强3,王立新4,贾少春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适应性与应对措施[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郭斐,李佰瀚,张治宇,刘万科(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利用GNSS反射信号监测海面高度变化 ——基于法国BRST站2019~2021年数据[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费新峰1,田野2,赵超英2,3,4,刘海敏1,陈恒祎2(国家电投集团青海黄河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自然资源部生态地质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时相InSAR技术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不稳定边坡识别与形变监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唐明远1,雷涛1,高青松1,陈奎1,任广磊1,刘林松1,赵永刚2(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玉带滩障壁型海岸现代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任海姣1,郑孟林1,韩杨1,吴海生1,王韬1,常秋生1,李永军2,段丰浩2,王霞田1,张磊1,陈洪1,郭文建1,霍进杰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三叠系构造层序格架与沉积叠合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王利1,2,3,张懿恺1,2,3,舒宝1,2,3,许豪1,2,3,魏拓1,2,3,雷体俊1,2,3(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特征优选和逐步回归的黄土滑坡监测数据融合改进方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戚志宇1,2,3,李志清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黄土蠕变特性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倪维军1,杨国昊1,刘刚2,凡朝波2,解聪2(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采气四厂).井下低频脉动水力压裂技术参数优化及现场应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张琛明1,2,于淼1,代威3,杨牧1,廖方周3,张斌武1(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东昆仑三通沟锰矿成矿年代约束:碎屑锆石U-Pb和黑色页岩Re-Os年代学[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邓小华1,吴昌志1,吴艳爽2,陈西3,张静4,石煜5,陈衍景2,6(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天山印支期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朱武1,2,3,杨璐瑶1,张金敏1,李振洪1,2,3,许炫宇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自然资源部生态地质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学与卫星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InSAR和质量守恒法估计西藏贡觉地区雄巴滑坡厚度[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胡凯衡1,杨安娜1,2,吴朝华3,刘维明1,张启源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内江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雅鲁藏布江高能洪水沉积特征及地貌效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杨海燕1,宋立伟2,储丹华3,刘海彬4,岳建华1,王汝杰2,张会娜2,李岩铭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湖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所).斜井层状介质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响应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