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钰,王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的物质属性和交往属性 ——兼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媒介思想[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刘宏(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影像传播的媒介学转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何楚涵(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镜子·窥视窗·白日梦:电影的三种隐喻形式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10期
  •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媒介化、群体化、审美化:生活分享类社交媒体改写的“消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顾洁1,栾惠2(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互联网协同治理:理论溯源、底层逻辑与实践赋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蔡骐,赵嘉悦(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标签与规训的隐喻* ——对网络流行语“社恐”的批判性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刘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生死叠合:离场记忆的情感仿真、拟化同在与数字永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易前良(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算法可见性:平台参与式传播中的注意力游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刘永昶,冯笑(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边界的更迭:新流动范式视域下的后电视图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萧萍(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具身、想象与共情:人工智能音乐生成与传播的技术现象学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媒体制造与欲望消费:“明星现象”的媒介审美文化批判[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宁娜1,刘庆华2(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棉花污名化事件背后的多重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邢梦莹1,陈安繁2,3,黄瑚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话语与媒介: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社交媒体“非典”集体记忆的再生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图拉,关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狭义媒介论视角下的沉浸式媒介叙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陶东风,吕鹤颖(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假肢记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张爱军(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自媒体“注意力”政治舆论功能极化与共识性改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郭全中(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融合”思路及实施关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积龙(交通大学环境新闻研究中心).气候新地缘政治下国家形象重构与我国对外传播策略框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郑亮1,2,夏晴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际—国内”议题互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刘甜甜(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学术出版机构直播的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陈晓云,李之怡(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像创作的器物迷恋与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周艳霞(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体间性视域下艺术教育“传播者意识”的构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9期
  • 韩娜1,2,孙颖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家安全视域下社交机器人涉华议题操纵行为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许加彪,王军峰(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算法安全:伪舆论的隐形机制与风险治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星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网络剧跨媒介叙事互文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卉1,陈旭光2,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数字时代电影想象的转型与想象力消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张馨月1,李红涛2,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北京奥运yyds”:媒介事件的数字重访与连接记忆的激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刘小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互动与泛符号化:流行音乐的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