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海波1,2,黄万伟1,李浩1,王尚1,李然1(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宇航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于MATLAB GUI的测试数据比对分析软件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房金铭,袁泽帅,王俊山,龚晓冬,李军平(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性能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朱恒伟,肖振,曹晶莹,杨丁(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再入飞行弹道解析计算方法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孙超逸,刘全军,王颖,刘秀明(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高速飞行器横侧向耦合振荡发散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刘晓正.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郑总准,钟声,马爽(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高超声速飞行器LPV鲁棒变增益控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牛涛1,张益齐1,张国林1,朱阳贞1,魏泽宇2(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一种双余度机电伺服系统设计仿真与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刘晓正.DARPA成功开展高超声速吸气式武器概念(HAWC)第3次试飞[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张益齐1,牛涛1,田冠枝1,徐秀华2,张丽玉1(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伺服驱动与传动技术实验室).机电伺服供电系统容性装置设计与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汪雷1,潘勇2,邓代英3,徐晓亮2,俞继军3(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C/SiC材料氧化烧蚀行为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罗俊清,刘永清,胡由宏,郑毅,尹晓峰(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高速飞行器大型地面低气压环境热试验技术[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李彬1,苏汉生1,贺峥光2,吴晓蕊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测控关键技术分析与总结[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许昱1,贺峥光2,薛鹏飞1,李振华1,余卓阳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基于热响应特性的高速飞行器多约束轨迹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涂积奇1,李丹2,张蕊2,宋凯歌1,刘涛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新领域航天器“三齿轮式”质量管理实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宋凯歌1,初洪宇2,李丹1,任晶志2,涂积奇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 实践工程全要素协同[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姜欢1,阎君2,郭昊1,潘勇1,王美利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飞行器多学科优化方法应用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肖鹏,孙陈诚,吴文军,李俊宁,王俊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可焓变纳米隔热材料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张敏刚,杨丁,刘明,刘建辉,张宁宁(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一种多约束条件下再入飞行器下沉式轨迹规划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戴世聪1,肖振1,孙超逸1,樊奇林1,肖翔2(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一种飞行器动力系统多维故障重组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孙格靓1,林朝光1,何雅玲2,李冬2,陈自发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吸潮对Ka波段天线窗透波性能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肖振,张箭飞,陈芳,巩英辉,武斌(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空间飞行器离轨段制导策略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高飞1,黄万伟1,杨威1,吴润1,方建平2(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面向需求高动态变化的强适应性可信飞行软件设计方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高明杰,李发动,宋小艳,狄世超,王超(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快速捕获飞行器惯组棱镜初始方位的地面瞄准系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李宇,聂亮,刘宇飞,袁野,王迅(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圆锥外形高速飞行试验转捩测量技术研究及工程实现[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林朝光1,刘璐2,宗显政2,聂在平2,孙格靓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基于并行VSIE-MLFMA的任意非均匀等离子鞘套与天线窗一体化电磁建模技术及其应用[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聂春生,阎君,曹占伟,黄建栋,袁野(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头部外形对升力体转捩影响的试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李亮1,王婷婷2,初洪宇3,姜欢3,涂积奇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基于技术成熟度的关键技术攻关策划研究与实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阎君,张志强,方建平,李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研制管理实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
王俊山,宋永忠,李兴超,刘风亮,张莹(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先进功能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本体涂层协同抗氧化超高温碳/碳复合材料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