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菲艳1,丁源2,廖留英2,周鹏1,涂诗航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两系杂交稻聚两优2185的选育与应用[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陈丽娟(福建省尤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优质稻明1优臻占作中稻种植产量构成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陈锦文1,谢少和1,谢旺有1,魏毅1,余文昌1,陈惠清1,王天生1,李坤泰2(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优质早稻泉珍12号在清流县种植表现及绿色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张明来(福建省上杭县土壤肥料技术站).上杭县低山丘陵地区黄泥田晚稻施肥效应[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刘盼,江良荣,黄荣裕,黄育民,王侯聪,郑景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红米品种选择的分子标记设计[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朱业宝,陈立喆,王金英,江川(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稻种质资源库(圃)).水稻优质抗稻瘟病新种质的创制[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董萌,解振兴,施龙清,连玲,张居念,姜照伟,吴春珠(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再生稻根系内生固氮菌多样性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潘香玉(福建省寿宁县土壤肥料技术站).寿宁县水田土壤酸化特征及其改良效果[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张丽霞(浦城县莲塘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嘉丰优2号在浦城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陈育勤(福建省将乐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桃湘优莉晶在将乐县作中稻机插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全祖和1,黄小华2,沈丽华3,陈木兰2,傅永兴2,丁善妹2,温良英2,游靖2(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社区发展中心).大棚黄瓜―中稻粮菜高效耕作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黄世勇(福建省武夷山市种子站).紫两优737在武夷山市种植表现及主要功能成分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林成发(福建省大田县吴山镇农业服务中心).悦两优2646在大田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朱仕坤(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高产杂交稻野香优6813的选育及应用[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邱金灿(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晶两优534在涵江区作早稻种植的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吴章洪(福建省松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优质稻甬优5526在松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康爱华(福建省南靖县农业农村局).内6优673在南靖县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叶爱贵(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元两优1725在建阳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房贤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专家八闽行——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尤溪开展科技服务[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陈春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所科技人员前往永安市开展科技服务[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朱永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谢华安院士带领水稻所科技人员到南繁科研单位和企业等交流学习[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房贤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专家八闽行——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屏南开展技术培训[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2期
-
周永奎1,郑长林2,陈凌霄1,张玲3,林志强1(福建农业机械推广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将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福建省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推广建议[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1期
-
施素秀,高璐(福鼎市种子站).福鼎市“早稻—晚稻—蚕豆”高效耕作模式与配套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1期
-
郭洁,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陈平丽,陈可,李巨昌,陈友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高产优质籼稻南油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1期
-
王志明(福建省南安市种子管理站).“野香优保姆”对野香优676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