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佳翰,李正鹤,黄金松,杨峰,杨秀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九支队).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海洋沉积物中50种元素[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宋丽娜1,2,王紫竹2,赵博强3,杨永俊2,王平2,袁帅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面向核电冷源安全的雷达海冰监测系统设计[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欣婷,牟春霞,孔飞飞,王琳(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淡化海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风险防控技术[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刘霜1,2,张继民1,2,乔冰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海洋溢油环境损害基线判定参照点位法初探及案例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丁小艳1,2,陶文艳3,韩海涛1,2,潘飞1,2,潘大为1,2(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物理与新能源学院).黄海近岸溶解活性态铁定点连续分析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曾容,刘捷,许艳,杨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存在问题及评估调整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海洋环境科学》编辑部).《海洋环境科学》唯一网址及投稿方式[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陈雪初1,2,戴禹杭1,3,孙彦伟2,4,何小燕5,李蕙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事务中心;上海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大都市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王英1,张晶晶1,吕其明1,吕振波1,王育红2,高彦洁1,任中华1(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滨海湿地保育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调水调沙对黄河口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张帅,李晓康,刘祯祚,姚岭芸,王政,徐艳(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岛市典型海滩沉积物的微生物多样性[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王厚军1,袁广军2,刘亮1,林宁3(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岸线分类及划定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朱金财1,2,马玉欣3,蔡明红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环境PAHs研究进展:来源、分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高宗军1,王贞岩1,2,3,王姝1,2,3,付腾飞2,3,刘文全2,3,苏乔2,3,陈广泉2,3,徐兴永2,3,王璨4(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省物化探勘察院).天津市海岸带地下水重金属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袁菲1,2,卢陈1,杨裕桂1,叶荣辉1(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珠江口伶仃洋及磨刀门盐淡水混合特征及机制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刘洋,林彩,陈金民,林辉,林龙山,李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南海游泳动物重金属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张曦元,万剑华,刘善伟,许明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利用GOCI卫星数据开展秦皇岛海域叶绿素a浓度反演[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唐俊逸,刘晋涛,陈鼎豪,余香英,罗育池(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陵湾表层沉积物主要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李春雷1,李云海2,李国刚3,王亮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海岸地质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南极普里兹湾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李爱1,2,胡超魁2,王召会2,刘桂英2,杨正先3(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长兴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徐轶肖1,2,何喜林1,2,张腾1,2,刘仁沿3,赵志娟4(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北部湾卡盾藻(Chattonella spp.)种类鉴定[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田泽1,何晨2,禚笑村2,武奕鑫3,黄海燕1,史权2,宋桂雪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青岛)海洋研究院).DAX-8和XAD-4串联树脂法大体积提取海水溶解有机质及其分子组成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黄柏强,张卓,江天久(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膝沟藻毒素GTX1-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刘洪艳,李凯强,康博伦,覃海华(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菌株Enterococcus sp.ZQ21异化还原Fe(Ⅲ)及产氢性质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金薇1,2,3,姚敬元1,2,3,贾宝林2,3,梁玉波2,3,吕颂辉1(暨南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市藻毒素重点实验室).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的提取与纯化[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潘邵媛1,王学昉1,田思泉1,韩东燕1,赵静1,高春霞1,童剑锋1,陈锦辉2,吴建辉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不同采样设计对长江口海洋环境监测效果影响的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凌威1,蒋严波1,谭欢宁1,苏健1,杨凤林2(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模拟海产养殖尾水中四环素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包樱钰1,李菲菲2,温东辉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抗生素污染现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任效忠1,2,张倩1,2,姜恒志3,桂劲松1,毕春伟4(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单通道方形海水养殖池基于流场均匀性的结构优化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王宁1,庄昀筠1,2,刘光兴1,2,陈洪举1,2,王宁1,3,贺雨涛1,李浩然1,4(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王彬1,崔健1,李玲1,石海明1,王嘉琦1,刘春琳2(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咨询评估中心).渤海湾赤潮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