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树浩1,袁洪权2(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1936年前后的徐悲鸿——以宗白华致罗家伦信札考释为中心[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高建平(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媒介的意义[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吴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1478:肖像艺术的时刻(下)[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林晓光(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作为艺术史的文学史——以中古文学为中心的方法论省思[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陈明珠(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动作”还是“行动”?——亚里士多德《诗术》的“戏剧性”论述[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赵林平.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晚明至清中叶戏曲的商业出版研究[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刘建(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汉画建鼓舞构形分类谈[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媒介的意义高建平.媒介的意义x[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俞百圣(河北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俞百圣 纸本水墨[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杨晓霖(中国国家博物馆).杨晓霖 纸本水墨[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钊(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美术学院).王钊 中国画[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王国仕(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王国仕 中国画[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黎简.《松下抚琴》[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冯则义.《京西古驿》[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李竹(四川美术学院).社会参与式艺术的“作者”问题[J].艺术学研究,2022,第4期
-
施畅(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世性:作为方法的跨媒介叙事[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陈常燊(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当代艺术学本体论中的指称论题[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朱恬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审技术分析:计算机图像的意义生成与艺术潜能[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吴新苗(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口述史与教科书:《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写法和读法[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智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黄鸣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科幻电影评价思想性标准的多维考察[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罗莎琳·E.克劳斯1,鲁明军2(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十月》的诞生与艺术批评的理论蜕变 ——罗莎琳 · E.克劳斯访谈录[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韩子勇,鲁太光(中国艺术研究院).赓续“讲话”文脉 开启文艺新征程[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
陈新儒(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德国前古典美学中的艺术分类问题及其今日启示 ——以门德尔松、莱辛与赫尔德为中心[J].艺术学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