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源,任传真,房强,吴怀春,时美楠,张世红,杨天水,李海燕.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萨尔干组旋回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冯明友,罗振宇,刘小洪,祝海华,曾德铭,王兴志,张芮,曹娟,谢圣阳.薄层介壳灰岩中方解石沉淀模式及致密储层成因——以川北下侏罗统东岳庙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甘应星,赵红静,王志勇,金颖,温旺彪,王杰,刘锋,王晓华,徐桂芳.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β-胡萝卜烷富集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周振永,李德勇,梁翼飞,段驰宇,任操,揭琼,戴明辉,程宏岗.廊固凹陷扇三角洲沉积及成藏模式——以旧州—万庄地区沙河街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王浡,石巨业,朱如凯,梁新平.天文周期驱动下湖相细粒沉积岩有机质富集模式—以东营凹陷LY1井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刘建清,赵瞻,何利,陆俊泽,冉敬,胡志中.滇东北筇竹寺组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古地温研究——伊利石和镜质体反射率的证据[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丁家翔,许欢,杜研,苑婷媛,张毕辉,刘高政,何柯衡.风成砂岩的显微特征与鉴别方法——以山西宁武—静乐盆地天池河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段宸章,黄俨然,罗满,高钧健.湘西北早寒武世热水活动对周缘沉积的影响[J].沉积学报,2023,第A期
  • 刘翰林,邹才能,邱振,尹帅,杨智,吴松涛,张国生,陈艳鹏,马锋,李士祥,张岩(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陆相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 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蔡来星1,2,杨田1,2,田景春1,2,易娟子3,任启强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地质研究所).致密砂岩储层中黏土矿物发育特征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王文楷,刘世奇,桑树勋,杜瑞斌,刘英海(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典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生产模拟研究 ——以黔西地区龙潭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高志勇,冯佳睿,石雨昕,罗忠,张宇航(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干旱气候下冲积扇—冲积平原曲流河沉积演化过程与展布 ——以新疆库车河现代沉积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许欢1,2,柳永清3,旷红伟3,彭楠3,丁家翔1,2,杜研1,2,苑婷媛1(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风成沉积理论体系与研究进展[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易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莱州湾第四系初步框架及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杨仁超1,李作福1,张学才2,慈兴华3,方旭庆2,李传华2,刘海宁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异重流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牛永斌1,2,荆楚涵1,邵威猛1,程怡高1,李志远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生物扰动油气水储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谢树成1,颜佳新1,杨义2,杨江海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微生物与沉积岩的协同演化[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田兴1,高远2,王成善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年纹层研究进展与展望[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程宇龙,万世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晚新生代日本海古生产力演化 ——研究进展评述[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李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沉积盆地深层—超深层成岩动力学:若干研究进展与专属问题[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朱筱敏,刘强虎,谈明轩,李顺利,陈贺贺,聂银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深时源—汇系统综合研究和沙垒田实例分析[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田纳新,龚承林,吴高奎,朱一杰,李军(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转换陆缘海底扇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以赤道大西洋漂移晚期陆缘为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姜在兴1,徐杰2,刘桐1,马代鑫3,牟汉生3,孙守亮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燕辽裂陷槽辽西坳陷中元古界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和生烃潜力[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宋泽章1,2,吕明阳1,2,赵力彬3,张月巧4,何元元3,姜福杰1,2,杨振中1,2,陈伟业1,2,霍利娜1,2,王锐3,梁骁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模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高抒(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沉积动力过程初探[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陈吉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论华北寒武系竹叶状灰岩丘成因[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彭雲1,于谦1,万洁颖1,杜智运1,王黎2,王韫玮3,高抒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海岸中部近岸沉积物重力流输运过程[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朱红涛1,徐长贵2,李森3,杜晓峰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陆相盆地限制性沉积体系[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祝贺《沉积学报》创刊40周年[J].沉积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