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 Aiqin,Wang Yu,Huo Yunlong,Lin Cai,Zhou Kaiwen,Kuang Fangfang,Lin Hui.Nutrient distributions and nitrogen-anomaly (N*) in the tropical North Pacific Ocean[J].海洋学报,2022,第11期
-
王猛1,王玉珏1,刘栋2,刘东艳1,刘珂3,张海龙3,肖晓彤3(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胶州湾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许晓燕1,2,窦衍光2,3,张勇2,4,陈晓辉2,4,孙治雷2,4,白凤龙2,4,翟滨2,4,王利波2,4,邹亮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冲绳海槽中南部柱状沉积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赋存机理与环境指示意义[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李俞锋1,2,3,蒲仁海2,樊笑微4,张功成5,赵学钦1,鲍晶晶6,李雅漠7,王炯8(西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上新统等深流影响的水道沉积体系[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唐未1,王学昉1,2,3,4,吴峰1,2,3,4,李渊5(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基于最大熵模型模拟西印度洋剑鱼栖息地的时空分布[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郭清扬1,2,3,左娅4,林吴颖5,肖晓波6,赵心忆5,李银康1,应紫薇1,周传江2,颉晓勇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 水产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惠东县水生动物防疫站;深圳爱栖自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北部湾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生态位及种间竞争分析[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宋晨1,孟周1,王晓波2,3,韩庆喜1(宁波大学;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浙江).2019–2020年夏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及其生态分化[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陈欣怡1,粱月琴2,郑伊珊2,吴成倩2,许媛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北方砂栖纤毛虫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赵红军1,2,王俊达1,孔俊1,2,陈国平1,2(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部湾海浪季节变化和驱动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罗佳敏1,姜云鹏2,庞亮1,冯钰栋3(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基于参数化风场的浙江沿海风暴潮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孟菊1,于方杰1,2,庄志远1,齐娟娟1,陈戈1,2(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HY-2C卫星海面高度数据的质量分析[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付涛1,梁海含1,牛丽霞1,2,3,党浩铭1,陶伟4,杨清书1,2,3(中山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夏季珠江口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何为1,2,房景辉1,2,梁博1,2,蒋增杰2,毛玉泽2,方建光2,姜娓娓2,高亚平2(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双齿围沙蚕对潮汐更替的行为响应[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崔淼1,李钰杰1,杨永春1,张佳颖1,许鲜姬1,林李泉2,林国荣3,张其中1,许德麟1(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阳江市国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黄鳍棘鲷IGF-2基因克隆及IGF-1/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分析[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王艺珊1,夏瑞彬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江苏).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混合层深度及潜沉率季节循环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何栋彬,马玉祥,董国海(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规则波在孔隙介质礁坪上传播过程的波高和增水变化数值研究[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李谊纯1,2,刘金贵1,3,4,仉天宇1,3,4,陆莎莎5(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等学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河口水流结构分解及斜压M4分潮流探讨[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张东昱甫,杨进,王欢欢,李潇,徐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海底沉积物纵波速度与强度参数关系模型研究[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He Xin,Liang Changrong,Yang Yang,Chen Guiying,Shang Xiaodong,He Xiaozhou,Tong Penger.Vertical multiple-layer structure of temperature and turbulent diffusiv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Shi Jian,Liu Wei,Zheng Jinhai,Zhang Chi,Cao Xiangming.Non-hydrostatic modelling of regular wave transformation and current circulation in an idealized reef-lagoon-channel system[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Zheng Hongbo,Shao Qin,Chen Jie,Shan Yangyang,Qin Xujia,Ma Ji,Xu Xiaogang.LIC color texture enhancement algorithm for ocean vector field data based on HSV color mapping and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Li Yanxing,Chang Liang,Gao Guoping.Impact of Arctic Oscillation on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and September sea ice retreat[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Du Tianshi,Yang Peiran,Jing Zhao.On the variability of vertical eddy heat flux in the upper ocean[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Li Baosheng,Chen Dake,Lian Tao,Qin Jianhuang.Comparison of coupled and uncoupled models in simulating Monso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from CMIP6[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Yao Yubin,Li Tao,Zhu Xingyuan,Wang Xiaoyu.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masses and bio-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Bering Sea shelf during 2007-2009[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Sun Bowen,Li Baofu,Yan Jingyu,Zhou Yuqi,Zhou Shuo.Seasonal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oupling with oceanic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
Yang Guijing,Lin Xiayan,Han Guoqing,Liu Yu,Chen Gengxin,Wang Jianhui.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eddies simulated by a regional model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during 2000-2008[J].海洋学报,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