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明杰1,杜正花2,秦健恒1,李若钰1,于朝夕1,郭丽2,3(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不同种质茶籽脂质代谢特征分析[J].茶叶科学,2021,第3期
  • 周智修,薛晨,阮浩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张怡1,赵珠蒙2,王校常2,冯海强3,林杰1(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绿茶种类识别模型构建[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王盛琳1,2,杨崇山2,刘中原2,柳善建1,董春旺2(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于电特性的红茶发酵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检测方法[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楚博1,罗逢健1,罗宗秀1,刘岩1,楼正云1,陈华才2,蔡晓明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茶园应用植保无人飞机的可行性评价[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宁静1,李健权1,刘本英2,郑红发1,卢凤美3,陈雷2,刘振1,叶升涛3,黄浩1,杨培迪1,伍岗2,4,杨阳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德凤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发花前后主要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熊立瑰,刘思慧,黄建安,刘仲华(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茶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范利超,邹振浩,韩文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不同类型茶园土壤N2O排放速率及其影响因素[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吕海涛1,2,吴文君1,廖声熙1,王子芝1,周俊宏1,李立1,崔凯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三类云南普洱茶树的地基光谱反射特征及其差异分析[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刘丁丁1,2,王君雅1,2,汤榕津1,2,陈亮1,马春雷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树PPR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白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朱晨鹏1,彭宏京1,肖庆华1,施浩杰1,吴广2(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专属0-1模型的茶叶验真方法[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甘凝岚,朱晓军,李洁莉,周玮,刘长宇(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保健茶中18种违禁添加药物[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毛鹏1,2,王丽鸳1,白培贤1,韦康1,阮丽1,张亚真1,成浩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类茶氨酸合成酶基因家族在番茄中的鉴定及表达研究[J].茶叶科学,2021,第2期
  • 殷雨心,陈玉琼,焦远方,郝娟,余志,倪德江(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中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张俊杰1,傅天龙2,傅天甫2,林兴荣2,郭晨2,饶耿慧2,彭姗姗1,方彩1(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与技术创新中心).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次数与香气成分的关联分析[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金可1,黄建安1,2,3,熊立瑰1,2,3,刘硕谦1,2,3,覃小洪4,彭靖1,李银花1,2,3,李娟1,2,3(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石门渫峰名茶有限公司).黄化变异茶树石门黄叶理化分析及茶氨酸相关基因表达研究[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王蔚1,2,陈琳1,2,王伟伟1,张建勇1,江和源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叶有效成分对黑色素形成的抑制作用[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吴光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株对茶丽纹象甲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与培养研究[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纪金雄1,2,洪小燕1,朱永杰2(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茶农生计恢复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安溪县为例[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万绮雯,杨妮,李逸民,韩妙华,林士佳,滕瑞敏,庄静(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 张群峰,倪康,伊晓云,刘美雅,阮建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茶叶科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