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维宏1,2,王要芳3,刘娟2,4,任利娟2,4,张乃明2,4(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磷石膏无害化改性及其在农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4期
-
王研,罗彤,闵涛,程李洋,李俊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不同液体有机肥对新疆棉花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邵天韵1,燕潇1,贾秉志2,徐聆溪2,马占红2,任莹飞1,隆小华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种植草本植物狗牙根改良滨海黏性盐碱地的研究①[J].土壤,2023,第4期
-
丁苏雅1,2,3,4,5,段敏1,2,3,4,5,朱瀚卿4,5,陈宇4,5,谭一波1,2,3,马姜明4,5,田红灯1,2,3,申文辉1,2,3(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桂林兴安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杨继芬,李永梅,李春培,王璐,芦美,范茂攀,赵吉霞(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种植模式对坡耕地红壤团聚体中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姚远1,2,余光辉1,滕辉1(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土壤铁氧化物–亚铁的相互作用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4期
-
任韬宇1,王朋顺1,袁水含1,刘丽芬2,朱齐超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基于专利和产品登记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创新计量分析①[J].土壤,2023,第4期
-
陈雪1,2,胡海波1,2,王灿3(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黄河故道农田防护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评价①[J].土壤,2023,第4期
-
陈鲜妮,米倩,徐晓峰(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局域尺度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及其驱动因素①[J].土壤,2023,第4期
-
谷俊1,2,杨飞1,3,李德成1,宋效东1,张甘霖1,2,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区成土过程驱动的土壤地形序列土壤有机碳固存特征①[J].土壤,2023,第4期
-
张清文1,吴风华1,宋敬茹1,汪金花1,张永彬1,刘明月1,2,3,4,李孟倩1,李春景5,郝玉峰6,满卫东1,2,3,4(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唐山市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矿区生态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基于光谱变换的滨海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建模预测①[J].土壤,2023,第4期
-
肖萌1,刘鹏1,2,孟豪1,3,张红振3,董璟琦3,李香兰1(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污染场地修复碳足迹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4期
-
李爽1,2,王钰3,于云飞1,2,陈光蕾1,赵洪猛1,赵旭1,2,王慎强1,2,汪玉1,2(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不同有机替代方式下稻田土壤胶体磷流失潜力研究①[J].土壤,2023,第4期
-
傅赵聪1,王翀1,吴春发1,骆永明2,刘东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HDXRF法农田土壤镉测定结果准确度评价与精准校正模型构建①[J].土壤,2023,第4期
-
朱时应,黄倩,李天顺,普布(西藏大学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高原动物学实验室).拉萨温性草原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①[J].土壤,2023,第4期
-
徐兴阳1,邱学礼2,杨树明2,田临卿1,罗云3,刘忠华4,李杰1,鲁耀2,周敏2,耿川雄2,周绍松2,陈雅琼1,余小芬2(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昆明烟区植烟土壤pH与中微量元素时空变异性研究①[J].土壤,2023,第4期
-
伍海兵1,2,马想1,2,梁晶1,2(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厨余垃圾沼渣堆肥与化学改良剂对城市搬迁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王政1,刘久羽1,彭博1,李博2,阙宏伟1,敖金成2,刘加红3(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云南红壤坡耕地烤烟生长季土壤养分迁移特征①[J].土壤,2023,第4期
-
张斯梅1,2,3,段增强1,顾克军2,张传辉2,许博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水稻灌溉模式和氮肥减量对还田麦秸腐解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朱文彬1,2,曾科1,2,田玉华1,张超3,李晓3,葛仁山3,尹斌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深施方式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沈连舟1,2,蔡月2,孙昭玥2,蒲丽蓉2,施维林1,高娟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纳米铁–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对苋菜吸收累积菲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尤本胜1,杨黎明2,蔡健霞2,童丞飞2,周梓怡2,马书占1,陈开宁2,古小治2(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衡水湖西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退田还湖的生态风险初探①[J].土壤,2023,第4期
-
高志炜1,2,3,吴电明1,2,3,4,陈曦1,2,3,潘月鹏4(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学习在氮循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4期
-
刘晓霞1,杨东2(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质量和萝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4期
-
陈玉蓝1,梁太波2,张艳玲2,王勇1,袁大刚3,朱俊4,李德成5(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于特征集成学习的四川省土壤厚度预测①[J].土壤,2023,第4期
-
付平凡1,2,杨晓静1,2,苏志诚1,2,屈艳萍1,2,马苗苗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集成学习的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例①[J].土壤,2023,第3期
-
常琳溪,梁新然,王磊,李祖然,湛方栋,何永美(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稻田土壤有机碳汇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3期
-
李禹凝1,王金满1,2,张雅馥1,朱秋萍1,王敬朋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3期
-
咸敬甜1,2,陈小兵2,王上3,张晓龙1,徐刚4(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德国基尔大学土壤植物微生物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盐渍土磷有效性研究进展与展望①[J].土壤,2023,第3期
-
李婉怡1,於维维1,余琼阳2,赵玲3,王月梅3,宋家音3,马文亭3,张宁3,张光华2,董荷玲2,滕应3,骆永明3(台州市路桥区农(渔)技总站;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环境效应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