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媛媛1,陈莉萍2(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使用与规则的英语致使交替动词低被动和过度致使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3期
  • 尤泽顺,李俊义(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批评语境观视角下译者原文识解/译文产出的自我调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3期
  • 孙文选(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TEARU构式:人为事物/事件存在的认知及表达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3期
  • 范玉梅,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同伴熟悉度对同伴互动中学习者投入的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朱慧敏(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二语书面语句法发展及其动态增长模型建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庄会彬(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英汉语否定的句法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刘国兵1,王凡瑜1,郑冰寒2(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杜伦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中西方学者学术论文中评价局部语法型式使用特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袁周敏(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身份修辞的关系空间——一项本土语用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何伟,伟圣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英汉小句状语成分分布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高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学者英文学术论文中的非正式语体特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李成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医患交际中职业身份构建的言语策略及其道德秩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陈晞,石景艳(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空间隐喻、空间焦虑与第三空间——论《骨》的空间叙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夏登山1,邹媛媛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汉语零称谓语的情景化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罗良功,李淑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空间政治与现代主义批判:兰斯顿·休斯的诗歌《立方块》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毛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人际话语管理中的文化语用调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程丽霞1,陈国华2(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位移构式GO HOME的演变:原型与类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姜玉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论辛格短篇小说中的“阁楼”[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肖谊,谢梦昕(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元认知与英美小说对莎士比亚的挪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袁周敏.专题·人际语用研究的本土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2期
  • 张虹1,李会钦2,何晓燕3(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高校本科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王文斌1,柳鑫淼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关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张天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和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韩宝成1,梁海英1,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我国基础教育外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常俊跃,黄洁芳,刘雪莲,秦丽莉,夏洋,赵秀艳,朱效惠(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背景下英语课程的关键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李民1,王文斌2(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中心).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问题研究:外语教育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张文忠,翟宇,张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实践问题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杨鲁新1,张宁1,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外语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难题——基于对外语教育学科定位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 段吉方,余燕莉(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卢卡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美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